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A

【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烟”是固体颗粒弥漫形成的;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淡蓝色火焰;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类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方法,酸、碱、盐是三类重要的化合物。请你从下列物质中按要求选择填空(每空只选择一种物质,用其名称填空)。

A.Ca(OH)2 B.H2SO4 C.MgCl2 D.H2O2 E.C2H5OH

(1)酸________(2)碱__________(3)盐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离子能在 pH=10 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Na+ Mg2+ CO32- B. H+ Cu2+ NO3-

C. NH4+ Fe3+ SO42- D. K+ Ba2+ 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t2时,将甲,乙各80g分别放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t2,现象如图一。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二。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___ (填ab)。

(2)M点的含义______________。

(3)向烧杯的溶液中继续加入15g甲物质,充分搅拌,发现固体先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甲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将t2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们将t1时,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甲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b.两溶液质量甲<乙

c.两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 d.两溶液溶质质量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AB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l)若A是某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填字母序号)。

A8 B10 C11 D12

2)若B表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y=______

3)若Ax=12,则AB所表示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名称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下面四个常见的化学反应进行对比分析:

分解反应:2KMnO4K2MrO4+MnO2+ O2 置换反应:2CuO+C2Cu+CO2

复分解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 化合反应:2H2+O22H2O

请从以下各项中选择恰当的内容,用对应的序号填空:

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原子的个数;分子的种类; 物质的组成(或结构);

质的总质量;元素的化合价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______;可能发生变化的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二氧化铅(PbO2)是生产汽车蓄电池的电极材料,其中铅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2 C.+4 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探究题

【实验回顾】18世纪末,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和卡文迪许把“易燃空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盛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当用电火花点火时,发出震耳的爆鸣声,且玻璃瓶内璧上出现了液滴。一年之后,拉瓦锡重复了他们的实验,并做了一个相反的实验: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枪管,得到了“易燃空气”。这里的“易燃空气”是指________(填化学式),通过上述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重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创新的基础上,在实验室中重做上述两个实验,做法如下:

实验1:水的通电分解实验

如右图所示,打开活塞b,用燃着的木条在玻璃管尖嘴口检验反应产生的气体,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证明该气体为_______。

实验2: “易燃空气”与氧气混合后的点燃实验

实验室现有过氧化氢溶液、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锌粒,以下是实验室常用部分仪器:

(l)指出图中仪器的名称:D______。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少量氧气,其简易发生装置应选择的仪器有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利用上述仪移和药品制取较多量的“易燃空气”,且可以随时补充液体,你选择的仪器有_____(填序号),药品是_____。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把“易燃空气”与氧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盛在干澡、洁净的玻璃瓶中,用电火花点火,顺利完成上述实验。

(4)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利用制得的“易燃空气”和空气继续进行探究,他们取7支试管,依次盛水90%(体积分数)、80%……再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易燃空气”,而后分别把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的火焰,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序号

1

2

3

4

5

6

7

“易燃空气”体积分数(%)

90

80

70

50

20

10

5

空气体积分数(%)

10

20

30

50

80

90

95

点燃现象

安静

燃烧

安静

燃烧

弱的

爆鸣声

强的

爆鸣声

强的

爆鸣声

弱的

爆鸣声

不燃烧

不爆鸣

分析表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在混合气体爆炸范围内,“易燃空气” 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

你对燃烧或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CaC12 滚液显中性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I:只有CaC12 猜想II:有__________

猜想III:有CaC12和Ca(OH)2 猜想IV:有CaCl2、HCl和Ca(OH)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IV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通入CO2

滴加Na2CO3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含有Ca(OH)2

溶液中含有Ca(OH)2

溶液中含有Ca(OH)2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III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1)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____________。

(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