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分析图所示实验现象的结论中,合理的是( )

A. 甲:烧杯内必有水珠生成,说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 乙:摩擦后的塑料梳子能吸引碎纸屑,说明纸屑与梳子带同种电荷

C. :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说明CO2NaOH溶液没有发生反应

D. 丁:弹簧测力计读数相同,说明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答案】D

【解析】A、甲:烧杯内必有水珠生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不能说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错误;B、乙:摩擦后的塑料梳子能吸引碎纸屑,带电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错误;C、丙:管中无明显现象,CO2NaOH溶液可能发生反应,也有可能没有发生反应,错误;D、丁:弹簧测力计读数相同,说明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正确。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但体温计中的金属却是液体,该金属是________

(2)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这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向含有氯化铜、氯化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写化学式)。

(4)铁矿石有多种,如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和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等。

①写出赤铁矿石中的主要成分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冶炼2900t含四氧化三铁80%的磁铁矿石,理论上能得到含杂质2%的生铁的质量是________ t(结果精确到0.1)。

(5)含有锌粉6.5g、铁粉5.6g、铜粉3.2g、铝粉l.8g的混合物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反应停止后,有6g固体剩余。则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规范使用仪器是实验成功的保障,结合下图所示玻璃仪器,回答问题。

(1)可用作热源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若往仪器E中加入块状固体,则应先将该仪器________(”“”)放。

(2)若用仪器AD稀释浓硫酸,则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若用仪器AD进行过滤操作,还必须用到上述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__(填名称)。

(3)若某气体只能用F装置收集,则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且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B

探究水对铁钉锈蚀的影响

C

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D

探究CO2与水反生反应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铁、铝、铜是常见的三种金属。同学们发现生活中的铝和铜制品表面一般不用防锈,而铁制品一般需要做防锈处理。

【提出问题】这是不是因为铁、铝、铜三种金属中铁的活动性最强呢?

【实验探究】同学们对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填写空格。

将粗细相同的铁丝、铝丝、铜丝分别插入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盐酸中:

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交流】为什么同一个实验得出了两种结论呢?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查阅了相关资料,明白了铝丝在稀盐酸中短时间内无气泡,是因为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会先与盐酸反应。

【反思评价】做金属性质实验时需将金属进行打磨,打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为了进一步确认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又将两根粗细相同的、 打磨过的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铝溶液、硫酸铜溶液中:

操作

根据现象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现象

无明显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Al>Fe>Cu

写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迁移】若只有一支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只需合理安排金属丝的插入顺序(能与盐酸反应的要一次将盐酸消耗完),也能证明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金属丝的插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小组对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一氧气制取和性质实验

(1)现有如下装置

①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____________(填标号下同)____________

②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收集的氧气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H2O2质量分数、溶液pH、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设计如下表实验方案

①实验1~3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

实验三:探究制取氧气的适宜催化剂

(3)实验方案如下

I.MnO2、CuO、Fe2O3、Cr2O3四种催化剂分别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滴入氯化钙溶液制成含等质量催化剂、大小相同的海藻酸钠微球备用。

II.30粒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采用左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改用其他三种微球分别重复上述实验得到右下图的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①每次实验时海藻酸钠微球数应相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进行实验,60s时压强瞬间回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③从实验曲线看催化效果较好、反应温和的催化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5月,我国在南海海域成功开采可燃冰。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成份是甲烷水合物(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可表示为 CH4nH2O,在开采过程中,若甲烷泄漏会导致严重的温室效应。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设计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①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

②白色无水CuSO4粉末遇水变蓝色;

CO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会造成人中毒缺氧。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O2、H2O; 猜想二:CO、H2O;猜想三:CO2、CO、H2O

(实验探究)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C﹣G装置(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进行验证:

(1)装置A、B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 __________

若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C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D、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F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猜想_____成立。

(3)实验过程中D装置的作用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实验过程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

(5)实验过程中C、D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_____

(反思与交流)日常生活中,使用含碳燃料一定要注意通风,防止_____中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铝、铁、铜中,最早被人们大规模使用的金属是___________

(2)某同学为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实验前,先用砂纸打磨铝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用方程式解释)。

②为达到实验目的,实验a中试剂X应为______________

A.5mL 5%稀盐酸 B.10mL 5%稀盐酸 C.5mL 5%稀硫酸

③某同学提出也可选用上述金属和一种盐溶液来证明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则该盐溶液为__________(填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黄铜(铜锌合金)的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容易以假乱真。小红同学想测定黄铜中锌的含量。她称取20g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

(1)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求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写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