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实验设计的严密性、操作的规范性等都很重要,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1)研究酶的催化作用可能会受到重金属离子的影响.小柯设计如下探究:取试管3支,编号,按下表分别加入试剂,摇匀,迅速置于37℃的水浴中,10分钟后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碘液3滴,观察其颜色变化.
编号0.25%淀粉溶液(ml)蒸馏水(ml)1%NaCl
溶液(ml)
1%CuSO4
溶液(ml)
唾液溶液(ml)加入碘液3滴后现象
131--1不变蓝
23-1-1不变蓝
33--11变蓝色
在看了小柯的设计及实验后,同桌的小温认为凭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小柯的猜想.小温提出应该将实验中的CuSO4溶液更换成CuCl2溶液 才更有说服力.如果你也同小温一起探究,你还可以建议小柯做怎样的更换?将NaCl溶液换成Na2SO4溶液;.
(2)小柯同学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如图1所示),但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小于$\frac{1}{5}$.他们对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图2所示的改进(其他仪器忽略).小温同学提出应把图2红磷换为白磷,理由是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容易被点燃.
(3)小柯用如图3装置实验,在烧瓶底部放入MnO2,打开分液漏斗注入双氧水,烧瓶内立刻产生大量气泡,过一会儿发现打开活塞的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静止了片刻漏斗末端出水不畅,请你解释原因烧瓶内双氧水分解快,瓶内气压大导致.

分析 (1)根据控制变量分析;
(2)根据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低去分析解答;
(3)根据烧瓶内双氧水分解快,瓶内气压大导致解答;

解答 解:(1)实验中盐用的是NaCl溶液和CuSO4溶液,除了金属离子不同,酸根离子也不同,可以将将实验中的CuSO4溶液更换成CuCl2溶液;或将NaCl溶液换成Na2SO4溶液;故填:CuCl2溶液;将NaCl溶液换成Na2SO4溶液;
(2)由于白磷的着火点为40℃,而红磷的着火点为240℃,通过铜丝传热达到白磷的着火点要比红磷容易的多,更容易被点燃.故答案为: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容易被点燃;
(3)在烧瓶底部放入MnO2,没有加水,打开分液漏斗注入双氧水,烧瓶内立刻产生大量气泡,过一会儿发现打开活塞的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静止了片刻漏斗末端出水不畅,原因是烧瓶内双氧水分解快,瓶内气压大导致;答案:烧瓶内双氧水分解快,瓶内气压大导致.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实验的操作过程的掌握情况,同时又利用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操作了对比实验,在分析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得到正确结论,是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
A.都是银白色B.有良好的导电性
C.常温下都是固体D.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酒精灯里的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frac{2}{3}$,也不得少于$\frac{1}{3}$;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乙醇,以免着火;禁止拿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盖盖灭,不可吹灭酒精灯;如果洒在桌上的少量酒精着火,应该湿抹布扑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甘氨酸有独特的甜味,能缓和酸、碱味,掩盖食品中添加糖精的苦味并增强甜味.以甘氨酸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含乳饮料,对青少年及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很容易带来不利影响.甘氨酸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根据模型得到的信息填完整.
甘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甘氨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为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对下列实验操作:①加热试管时,试管口必须对着操作者; ②把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加热;③过滤操作中若滤纸不提前湿润,在滤纸和漏斗之间会有气泡,影响过滤速度; ④把水沿玻璃棒缓缓倒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里,并边倒边搅拌; ⑤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垫有等大滤纸的托盘天平上称量; ⑥在氢气发生装置的导管口直接点燃氢气.你的评价是(  )
A.只有一项正确B.只有两项正确C.只有三项正确D.都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按要求书写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1)有水参加的分解反应水$\stackrel{通电}{→}$氢气+氧气;
(2)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碳酸→水+二氧化碳;
(3)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氢气+氧气$\stackrel{点燃}{→}$水;
(4)用紫褐色的药品制氧气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类型: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已知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又知C-12原子的质量为Ng,该原子的中子数是P,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2M+PB.12N+PC.$\frac{12M}{N}$+PD.$\frac{12M}{N}$-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实验课上,同学们发现实验桌上正放着一瓶无色气体(如图所示),当老师请同学们根据气体的放置方法猜想该气体的成分时,同学们经过讨论形成了三种不同意见:
意见Ⅰ:该气体可能是氧气;   
意见Ⅱ: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意见Ⅲ:该气体可能是氢气.
你认为意见Ⅲ(填序号)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
为了弄清另外两种意见是否正确,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完成如表:
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1往集气瓶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a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意见Ⅱ正确
实验2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意见Ⅰ正确
(选填“正确”或“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用Y形管或Y形导管完成以下实验.

图1中Y形导管平放于桌面,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色,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无明显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现象:H2O+CO2=H2CO3;若把Y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2),a管位于上方,b管位于下方,两石蕊试纸均湿润,可观察到b管中试纸变色比a管明显,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主要从b管中通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