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参观制碱厂后,获得以下信息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
①该厂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的化工产品为纯碱和氯化铵。
②生产原料粗盐中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MgCl2和CaCl2)及不溶性杂质。
③生产原理:NaCl+ NH3 + CO2 + H2O= NaHCO3↓+ NH4Cl,分离得晶体A,并使其充分受热,即可分解制得纯碱及两种常见的氧化物,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氯化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NH4Cl  NH3↑+HCl↑。
⑤部分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问题讨论】
(1)溶液A中的溶质有NaCl和         ,操作Ⅱ的名称为     
(2)上述流程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粗盐中的        
(3)写出加入Na2CO3溶液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上述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是     (填序号)。
A.CO2B.NH3C.HClD.NaOH
(5)根据上述信息,请你设计实验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组成确定】
称取一定质量的纯碱样品,经多次充分加热后,再称重,质量无变化;另取少量纯碱样品加入适量水,样品完全溶解,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6)由上述实验可确定纯碱样品含有杂质     (写化学式)。
【含量测定】
同学们为了测定该纯碱样品的纯度(假定只有(6)中的杂质),设计了如下实验:
(7)甲组实验:取10.0 g纯碱样品,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盐酸,直至样品中无气泡冒出。充分加热蒸发所得物质并干燥、冷却至室温后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10.9 g。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8)乙组实验:取10.0 g纯碱样品,利用右图所示装置,测出反应后装置C增重了3.5g(所加试剂均足量)。实验结束后,发现乙组测定的碳酸钠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是        

③2NaHCO3 Na2CO3+CO2↑+H2O(1分)
(1)①NaOH、Na2CO3(1分,各0.5分)        ②过滤(1分)
(2)MgCl2(1分)
(3)Na2CO3 + CaCl2 = CaCO3↓+ 2NaCl(1分)
(4)A B C (1分,漏选得0.5分,错选不得分)
(5)(3分,答出其中一种物质的现象及结论均给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样品中的一种放入试管中,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导管另一端伸入澄清石灰水中。加热固体并观察现象。
产生无色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样品是NaHCO3
无现象
该样品是Na2CO3
(6)NaCl(1分)
(7)87.0% (共3分,计算过程2分),无“设”、“答”共扣0.5分。)
(8)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没有完全被C中的烧碱吸收。(无气体驱赶装置等合理解答也可)(1分)

根据NaCl+NH3+CO2+H2O=NaHCO3↓+NH4Cl可知碳酸氢钠溶解度很小可看成沉淀,并使其充分受热,即可分解制得纯碱及两种常见的氧化物,所以反应是碳酸氢钠分解,反应物是碳酸氢钠,生成物是碳酸钠,水、二氧化碳,用观察法配平,二氧化碳后面标上上升符号;
(1)由于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所以生成物中的溶质一定含有氯化钠,又因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是过量的所以溶质中还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由于产生了两种沉淀,所以通过过量除去即可;
(2)氢氧化镁属于沉淀,所以加入氢氧化钠是为了与粗盐中的氯化镁反应,将氯化镁除去的;
(3)由于碳酸钙是沉淀,加入碳酸钠是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为了除去钙离子,用观察法配平即可;
(4)由于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二氧化碳,而参加反应的反应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可以作为循环使用;氯化铵分解能生成氨气、氯化氢,又因为氨气和氯化氢在反应物中都出现过,所以也可作为循环使用的物质;
(5)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并且生成二氧化碳,碳酸钠受热不易分解,所以取少量样品中的一种放入试管中,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导管另一端伸入澄清石灰水中.加热固体并观察现象.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固体是碳酸氢钠,如果不变浑浊说明是碳酸钠;
(6)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该沉淀是氯化银沉淀,因为不溶于硝酸的沉淀有:硫酸钡和氯化银;所以说明物质中含有氯离子即氯化钠;
(7)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则: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117                固体质量增加117-106=11
X                                固体质量增加10.9g-10g=0.9g
根据:106 /11 ="X/" 0.9g   解得X=8.7g,所以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8.7g /10g ×100%=87%;
(8)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没有完全被C中的烧碱吸收,所以质量的增加量少了,二氧化碳的质量少了,计算出来的碳酸钠的质量就少了,所以结果偏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酷爱化学的小明同学在家里建立了自己的小小化学实验室,下图是他平时收集的部分实验仪器和装置,请填空: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小明准备用双氧水制取氧气,为便于控制反应速率而获得平稳的氧气流,则他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应选择图中的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明还设计了一套制取少量蒸馏水的简易装置,他已经选择了B和C,则他还需选择    (填字母)。
〔4〕正上高三的姐姐告诉小明可利用图中的A、B、G、I来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甲烷的装置,小明据此推测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反应原理应为下列方法中的    (填序号)  ①加热无水乙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 ②常温下碳化铝和水反应  ③CO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  ④将某些有机物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酵
〔5〕小明和小亮还在家里做了如下实验,将过量的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有蓝色沉淀物生成。针对蓝色沉淀物的成分,他们展开了探究:       
〖提出猜想〗经过讨论后,他们提出了三种猜想:
猜想一:沉淀物为CuCO3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猜想二:沉淀物为Cu(OH)2 , 理由:根据Na2CO3溶液的酸碱性可判断Na2CO3 溶液中一定存在着(填离子符号)      。      
猜想三:沉淀物为:                 
〖查阅资料〗CuCO3和Cu(OH)2 均为蓝色固体,不溶于水。受热后均会分解,各自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设计与实验〗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实验:

第一步: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经过滤、     并晾干后得蓝色固体;
第二步:将下列装置按照 A→B→C的顺序连接并进行实验,发现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白色粉末变蓝。于是小明认为猜想三是正确的。    
〖反思与评价〗小亮认为小明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不科学的,他的理由是:                                。于是小亮提出了他的改进方法:将上图按照            的顺序连接并进行实验,若实验现象同上,则猜想三是正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5分)氯化钡是一种可溶性重金属盐,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用毒重石(主要成分为BaCO3)制备氯化钡晶体工艺流程如下:

(1)毒重石要进行粉碎的目的是                   ;气体X的化学式为        
(2)操作Y的名称是         ,滤液2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水外还有         
洗涤氯化钡制品最适宜的洗涤剂是           (填字母)
A.30℃水       B.30℃饱和氯化钠溶液       C.30℃饱和氯化钡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分)【资料获悉】铁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2Fe+3CuOFe2O3+3Cu
铜在氯化铁溶液中发生反应:Cu+2FeCl3=2FeCl2+CuCl2
一定质量的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固体粉末倒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振荡,充分反应后静置,然后从烧杯中取适量溶液(表示为“甲”)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乙和固体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甲中不含FeCl3
②甲中含有FeCl3
③若向固体丙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乙中一定含有ZnCl2、FeCl2,可能含有CuCl2
④若向固体丙加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则滤液乙中可能含有ZnCl2、FeCl2,一定不含有CuCl2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5分)小丽同学在刚买来的袋装薯片中发现还有一个小袋,上面标有“成分:CaO、Fe;作用:防潮、防氧化;警告:禁止食用”等字样,撕开小袋,发现里面的固体粉末有少许是棕红色,大多数是灰白色的。经过分析,她认为棕红色粉末是Fe2O3,灰白色粉末应该含有CaCO3和Fe,为验证自己的判断,小丽同学打算进行实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
【实验目的】证实灰白色粉末中含有CaCO3和Fe。
【实验设计】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预测与分析】
①若要证实样品中含有CaCO3,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要证实样品中含有Fe,D中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E中白色硫酸铜粉末变蓝,此时C装置的作用是              
③看了小丽同学的分析结论,有同学认为小袋内灰白色粉末中还应该有别的物质,请你写出其中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9分)(2012?茂名)酸雨往往含有硫酸、盐酸和硝酸等三种成分,但地区不同,成分也不同,要治理酸雨,先要确定其组成,兴趣小组对当地的酸雨进行探究,请你参与探究过程:
(1)若要确定该地区酸雨的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 _________ ;
(2)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地区酸雨是否存在硫酸和盐酸,填写下来.(已知硫酸银微溶于水.)限选试剂:NaOH溶液、BaCL2溶液、Ba(NO32溶液、AgNO3溶液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取适量的溶液于试管中, _________ .
 _________ 
 步骤2:取适量步骤1中的上层清液与试管中,
 _________ .
 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9分)小明同学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前,预先在集气底装有少量水。实验过程中他联想到老师介绍过二氧化硫排入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于是想了解燃烧后集气瓶底部残留的“水”是否也呈酸性。他取“水”多次测其pH ,发现其pH始终小于7并逐渐减少,直至稳定在pH等于4,证明集气瓶底残留液呈        性。随后为了进一步了解该残留液的性质,请你与小明一起探究:
残留液还能与哪些不同类别的物质反应呢?
                  ;②                            
请你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一种猜想:
      实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寒假期间,小军给妈妈帮厨,发现一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液体,小军问妈妈这是什么物质,小军妈妈要他猜一猜。
(1)小军打开瓶盖闻了闻,初步判断为白醋。请问小军是利用了白醋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作出的判断。
(2)为进一步判断该液体是否为白醋,小军又进行了以下实验。
取少量该液体放入玻璃杯中,加入适量小苏打粉末(碳酸氢钠),观察,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液体中含有            性(填“酸”、“碱”、“中”)物质。
(3)请你再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说明该液体的酸碱性(参照小军的实验方案,要求有简单的实验操作过程和现象,并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相对分子质量为222]加热完全分解后得到的黑色固体是什么呢?甲、乙、丙三位同学想通过实验探究,来确定该黑色固体的组成。
(1)提出问题: 黑色固体是什么?
(2)猜想与假设: 黑色固体可能是:①             ;②可能是炭粉;③可能是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请你补充猜想①。作出这些猜想的依据是                        
(3)实验方案: 他们称取了2.22g碱式碳酸铜在试管中高温加热使之完全分解,冷却至室温,称得黑色固体产物的质量为1.6g。
(4)实验反思:① 甲同学经过思考后,认为可以排除猜想③,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 乙同学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通过对得到的数据进行计算,排除了猜想②,他的理由是(通过计算式说明)                         
(5)实验结论:结合甲、乙同学的探究和查阅资料,丙同学确认只有猜想①成立。
(6)实验拓展:丙同学想进一步探究该黑色固体的化学性质。他发现实验室有一瓶无色溶液,其标签严重破损(如图),

老师告诉他该瓶试剂是硫酸、硫酸钠或硫酸镁溶液中的一种。他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常温下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
物 质
H2SO4
Na2SO4
MgSO4
常温下的溶解度∕g
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18.0
39.0
丙同学根据以上信息,分析此溶液一定不是                溶液。为确定其成分,他取了少量黑色固体放入试管中,然后向其中滴加了一定量的该无色溶液后,发现黑色固体全部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他确定该溶液为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