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A、B、C、D、E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①A、B、C、D、E五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______

②D中X的值可能是 ______

③E在化学反应中易 ______ 最外层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④写出D和E两种微粒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______

【答案】AB 7 失去 MgCl2

【解析】

1)根据元素的定义可以知道元素是指含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元素的总称,所以可以判断AB为同种元素;

2)因D中有17个质子,所以核外也应有17个电子,所以X等于7

3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易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4D为氯元素,最外层电子为7,易得到电子,形成氯离子,E为镁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2,易失去电子,形成镁离子,DE可形成化合物氯化镁,其化学式为MgCl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用白磷(白磷与红磷组成相同,着火点为40℃)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晓涵同学将橡皮塞上的细玻璃管下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白磷,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能否不用气球,改为直接用橡皮塞使锥形瓶密封?且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气球先变大后变小,用理化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该同学联想到以前测定氧气体积分数时也用到红磷,且当时红磷必须过量,请解释原因。________。经过分析该同学认为上述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红磷也应过量,你认为她的观点正确吗?并加以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后,该同学为了验证锥形瓶内是否还有氧气剩余,用如下方法:打开瓶塞,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锥形瓶,发现木条继续燃烧,说明瓶内还有少量氧气剩余。请你评价其实验方法正确与否,并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试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①2O2________
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③碳酸钠中的阴离子________ ;

(2)下图是物质基本分类和基本转化关系图,试按下列要求填空:

物质类别: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变化类型:③___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实验室里可用下列装置完成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

(2)与B相比C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C的优点,可用C装置完成下列实验中的______

A.实验室制CO2 B.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C.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 D.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

(3)回答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相关问题:

实验室用________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

写出实验室制取 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长期使用的水壶内层会形成水垢,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盐酸可将其除去,现取水垢2.5 g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水垢全部溶解,测得生成CO2的质量为0.88 g,试计算: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5)由图E所示实验现象,得出CO2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大

B. t1 ℃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

C. t2 ℃时,85克硝酸钾溶于50克水中得到135g饱和溶液

D. t1 ℃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到t2 ℃,溶液质量分数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酸雨,对自然界的危害较大,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是因为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阅资料)(1)“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X ”。这个化学方程式中最后一种物质X的化学式是:______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上述资料,甲同学、乙同学和丙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一)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A、B两步实验:

甲同学观察到:A中_____________, 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于是“得出结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有不合理之处,理由是_________

(实验探究二)丙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部分装置在图中略去):

(探究与结论)(4)上图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

(5)丙同学的实验中要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现象是_________

(反思)(6)为了防止减少酸雨的危害,我们应该怎么做?(写一点即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一定质量的CuSO4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滴入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当沉淀质量恰好达到最大值时,此时溶液的质量为170.2g。(C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试题计算:

(1)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__

(2)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课上,同学们对过氧化钠(Na2O2)可以做供氧剂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供资料)① 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和另一种物质。

② 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与盐酸反应均能生成CO2

③ 2Na2O2 + 2H2O= 4NaOH + O2↑。

(1)证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产生氧气并收集一瓶氧气。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

① 如何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______

② 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未反应的二氧化碳,若观察到________ ,说明二氧化碳已经除尽。

(2)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的另一种物质。

(猜想与假设)下面是同学们提出的3种猜想。

猜想1:是氢氧化钠 猜想2:是碳酸氢钠 猜想3:是碳酸钠

通过对反应物中有关元素的组成分析,你认为猜想_____是不正确的,理由是____

(进行实验)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验证了另一种物质,请完成下述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CO2与Na2O2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___________

有大量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_____ 是正确的。

(反思与评价)若用人呼出的气体通过上图装置,证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你是否同意这种做法,并阐述理由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9gKNO3完全溶于21g水中,并将其均分为三份,计算:

(1)取一份,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__

(2)取一份,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需加入KNO3多少克?________

(3)取一份,欲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一半,需加水多少克?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