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甲、乙、丙、丁是四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丙实验回答:
①小明实验前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2)甲、丙两实验集气瓶中均放少量水,甲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 , 丙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
通过甲、丙两个实验,结合课堂学习,你认为在“集气瓶中进行燃烧的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是(说明两点即可)①② .
(3)小明做完上述实验后,在乙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目的为验证。
【答案】
(1)增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2)吸收有害气体防止污染环境,防止生成的高温物质掉落到集气瓶底部使集气瓶炸裂,防止生成的物质污染环境,集气瓶底部要预先放少量水,防止生成高温物质炸裂集气瓶,集气瓶底部要预先放少量水或细沙
(3)生成物是否为二氧化碳
【解析】解:(1) ①小明实验前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增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2)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二氧化硫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故甲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有害气体防止污染环境;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高温熔融物四氧化三铁,故丙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的高温物质掉落到集气瓶底部使集气瓶炸裂;通过甲、丙两个实验,结合课堂学习,在“集气瓶中进行燃烧的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是①防止生成的物质污染环境,②集气瓶底部要预先放少量水;(3)小明做完上述实验后,在乙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目的为验证:生成物是否为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增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2)吸收有害气体防止污染环境;防止生成的高温物质掉落到集气瓶底部使集气瓶炸裂;防止生成的物质污染环境,集气瓶底部要预先放少量水;防止生成高温物质炸裂集气瓶,集气瓶底部要预先放少量水或细沙;(3)生成物是否为二氧化碳。
(1)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分析解答;(2)根据铁丝、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分析解答;(3)根据木炭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分析解答。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人为本,关注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健康人体内胃液的pH范围是7.35~7.45
B.钾、铁、锌、碘都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C.微量元素氟可以预防龋齿,但不能过量
D.人体缺少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除杂试剂使用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试剂 |
A | NaCl(NaSO4) | BaNO3 |
B | CaCl2溶液(HCl) | Ba(OH)2溶液 |
C | CO(CO2) | NaOH溶液 |
D | NaOH溶液[Ca(OH)2] | NaNO3溶液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空气中各组成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只有点燃条件下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B.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同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
C.空气中的氮气可作为生产氮肥的原料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所示仪器回答:
(1)写出A、D、F仪器名称:A为;D为;F为。
(2)说出E、G两种仪器的作用:E的用途是;G的用途是;
(3)用上述仪器编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②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
(4)使用量筒时,量筒必须 , 视线要跟保持水平。上图H中量筒内液体的读数是mL。
(5)夏欣同学欲用容积为 30 mL的C盛装液体加热时,他最多可盛液体 mL,用试管夹从它的底部往上套入,夹在处,然后用酒精灯火焰的焰加热。他加热了一会儿,却发现试管炸裂。请你帮他分析一下,造成试管炸裂的可能原因有哪些?(至少写出两条)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符号填空:
(1)下图为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 ”表示1个氧原子,“ ”表示1个氢原子。
电解水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 ,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图 中粒子数目及符号可表示为。
(2)已知次氯酸钠的化学式为NaClO,则次氯酸钙的化学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的一些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吹胀气球—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盐酸溶液、稀硫酸溶液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它们都含有H+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