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液体,如图所示。这瓶无色液体是什么呢? 某化学小组的学生进行了讨论
(1)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不可能是蒸馏水,请说出理由是_____。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步骤一: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_____粉末。 | 没有气泡产生。 | 该液体不是过氧化氢溶液。 |
步骤二: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 | _____ | 该液体是稀硫酸。 |
(2)如果该液体可以用来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_____。
(3)甲同学测定该液体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则该液体可能是_____(写一种符合条件的化学式)。
(4)吸附剂中主要物质为SiO2和CaCl2, CaCl2中钙、氯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答案】蒸馏水是纯净物 二氧化锰 产生白色沉淀 2H2O22H2O+O2↑ H2SO4 40:71
【解析】
(1)水是纯净物,不含有溶质,故不会出现溶质质量分数,故不可能是蒸馏水;故填:蒸馏水是纯净物;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会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步骤一: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没有气泡产生,证明该液体不是过氧化氢溶液;故填:二氧化锰;
硫酸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盐酸,所以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故填:产生白色沉淀;
(2)在实验室中,若用液体来制取氧气则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会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故填:2H2O22H2O+O2↑;
(3)该液体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则该液体是一种酸,如硫酸;故填:H2SO4;
(4)CaCl2中钙、氯元素的质量比为40:(35.5×2)=40:71;故填:40:71。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人类正在运用各种方法,进行科学开发和综合利用。下列有关海水资源开采、提取的工艺流程或原理中,不正确的是( )
A.海水晒盐:海水经日晒、风吹,即通过蒸发结晶法可获得大量粗盐晶体
B.粗盐提纯: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可选用足量溶液,并过滤
C.海水淡化:鉴别海水与淡水,可分别向样品中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看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D.海水制“碱”:向海水中依次通入足量氨气、二氧化碳,即可直接制备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H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
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H都是黑色固体,E是一种无色液体。试推断:
(1)写化学式:B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属于___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物质D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 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
C.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 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白钨矿的主要成分是CaWO4,含有二氧化硅、氧化铁等杂质,工业生产钨流程如下:
(1)白钨矿反应前需要进行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I、II均为____________操作,此操作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________________
(3)写出Na2WO4与浓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流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4)写出金属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其上的标签是10%,他认为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到10%,需要重新测定并更换试剂瓶的标签。他做了如下实验:称量该溶液34.0g倒入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0.5g二氧化锰,直到不再放出气体后,再称量烧杯中混合物的质量,称量结果为33.7g。
(1)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的理由是_____。
(2)反应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为_____。
(3)计算该瓶溶液中溶质的实际质量分数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I是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A、B、D、E、F是不同类别的物质,G是红色固体;A、B、C中含有同种元素,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F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
(1)写化学式:B________;D_______;I________。
(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以下“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
A.比较MnO2和CuO的催化效果
B.比较碘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性
C.金属与盐酸反应
D.探究分子的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重要规律,请利用该规律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只考虑氧气参加反应),若固体质量变化用图1表示,则m2与m1之差表示_____的质量.
(2)实验过程中,镁条点燃后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得知石棉网上留下固体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还轻,其原因可能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