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五·一”小长假后,小刚和小敏带着快乐的心情返回学校。当他们来到实验室时,意外地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由此,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
【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出猜想】猜想一:没有变质;
猜想二:部分变质;
猜想三:全部变质。
【实验探究】小刚和小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小刚:取少量样品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后,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若观察到溶液变红色,证明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没有变质。
小敏认为小刚的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 。
于是小敏进行了如下实验:
(1)上述实验操作④的名称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 。
(2)步骤③中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 。
(3)步骤⑤中,小敏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10,
他判断猜想二是正确的。对他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且结论正确
B.方法正确,结果正确,结论不正确
C.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大,但结论正确
D.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小,但结论正确
【交流反思】
(1)在实验室里氢氧化钠需要密封保存。药品密封保存的原因很多,请你写出浓硫酸需要
密封保存的原因 。
(2)下列物质能替代小敏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 (填序号)。
①BaCl2溶液、②Ca(NO3)2溶液、③Ca(OH) 2溶液、④Ba(OH)2 溶液。
【答案】【提出问题】CO2 +2NaOH = Na2CO3 + H2O
【实验探究】若变质,则生成的Na2CO3其溶液也呈碱性
(1)过滤 引流 (2)使Na2CO3完全反应,排除干扰(或证明并完全除去Na2CO3) (3)D
【交流反思】(1)浓硫酸有很强的吸水性 (2)①②
【解析】
试题分析:氢氧化钠能与空气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由于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故不能用酚酞来判断溶液是否变质;
要分离固体和液体,采用过滤的方法,过滤时玻璃棒起引流的作用;
若有碳酸钠,氯化钙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由于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生成的氯化钠也呈中性,故可根据溶液的PH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氢氧化钠;
用湿润的pH试纸,相当于稀释了溶液导致碱性减弱,测定的PH偏小;
【交流反思】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若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只有①②溶液也呈中性,③④溶液呈碱性,会影响实验结果。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9分)小强同学选择下列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请根据操作填空:
(1)写出图中序号对应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干燥的O2,所选用的装置连接顺序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小强同学选用固、液两种药品,利用装置B也可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小强同学还用B和C制取了另一种常见的气体,你认为制取的气体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和现象是:先用橡皮管连接好导气管,然后夹子夹住橡皮管,再向①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若观察到___ ,说明气密性良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0分)某兴趣小组分别向80.00 g 10%的NaOH溶液中加入体积不同、质量分数相同的盐酸,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加热蒸发,直到固体完全析出且没有任何变化后,再研细、烘干、称量;重复将固体烘干、称量,直至称得的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实验测得,向80.00 g10%的NaOH溶液中加入80.00 mL盐酸时,溶液恰好呈中性,其它测得的部分数据则如下表所示:
(1)加热蒸发所得溶液时需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目的是: ;
(2)向80.00 g 10%NaOH溶液中加入盐酸的体积为100.00 mL时,最后所得固体的质量仍为11.70 g,其原因是: ,
(3)列式求出向80.00 g 10%NaOH溶液中加入40.00 mL盐酸时,最后所得固体中NaCl的质量分数(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
B.将t3℃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
C.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
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根据下面的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C 溶解度/g | 0 | 20 | 40 | 60 | 80 |
KNO3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1)氯化钠溶液中的溶剂是 。
(2)20℃时,NaCl的溶解度是 g。
(3)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
(4)20℃时,将40g KNO3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得到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为 g,继续加热至80℃,下列各量一定变大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溶质质量 B.溶剂质量 C.溶解度 D.溶质的质量分数
(5)实验室配制500g 10%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固体质量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6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2个氧原子 ;②3个氮分子 ;③4个二氧化碳分子 ;
④氢氧根离子 ;⑤铝离子 ;⑥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 。
(2)用字母序号填空:
A.硫酸铜 B.聚乙烯 C.干冰 D.氧化钙 E.氢气 F.碳酸钠
①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②配制波尔多液的一种盐 ;
③侯德榜制得的碱 ; ④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
⑤用于包装食品的是 ; ⑥绿色能源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
②电解水 ;
③实验室炼铁原理 ;
④过氧化钠(Na2O2)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其中“”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表示氢原子.根据模拟图选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在该反应中,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3
C.A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D.C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A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1分)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科学家很早就开始了对空气的研究。
(1)空气主要由 和氧气组成,它们的体积比约为 。
(2)实验室中可用图I所示的装置粗略研究空气的组成。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为 。
(3)实验结束后此同学发现自己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偏低,你认为造成该误差的可能原因是:(写出两条即可)
① 。② 。
(4)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上述实验的原因是 。
(5)200年前,拉瓦锡用图II所示的装置研究了空气的组成。他把少量汞放在密闭的容器中连续加热,得到了红色的氧化汞粉末,同时钟罩内的汞液面上升。该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汞液面上升的原因是 。
(6)空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1.29 g/L,以下四种气体中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气体 | A | B | C | D |
标准状况下密度(g/L) | 1.997 | 1.429 | 0.771 | 0.717 |
在水中的溶解性 | 可溶 | 不易溶 | 易溶 | 难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