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4分如图是工业上采用氨碱法生产纯碱的流程图:

上述过程的化学原理为: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Na2CO3+H2O+C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氨溶于水后会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NH3H20,我们从酸碱反应的角度知道:在用氨碱法生产纯碱过程中,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过二氧化碳,其原因是

2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首先结晶析出的物质是碳酸氨钠,其原因是

31926年,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更先进的联合制碱法,即向滤出碳酸钠晶体后的氯化铵溶液中加入食盐,使其中的氯化铵单独结晶析出,用作化肥中 肥.同学们看见几株小树叶片变黄,从施肥角度分析,这些小树能否施用该化肥 填“能”或“不能”

【答案】1氨盐水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2碳酸氢钠在该状态下的溶解度比氯化铵小3

【解析】

试题分析:1氨盐水呈碱性,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是碳酸,碳酸呈酸性,故先制成饱和案盐水再通二氧化碳的意义是氨盐水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

2由于在该状态下的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小,故先析出碳酸氢钠;

3氯化铵中含有植物所需的氮元素,属氮肥;氮元素作用于植物的叶,现植物的叶片发黄,说明缺少氮元素,故能施用氯化铵这种氮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aCl BaCl2 Na2CO3 B.NaOH HNO3 NH4NO3

C.H2SO4 FeCl3 NaNO3 D.KNO3 HCl Ca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一瓶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硫酸钠固体样品,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根据以上信息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1)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2)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

(3)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实验室用H2O2制了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3指出装置B中的错误

4实验室除用装置C和D收集氧气外,还可用E装置收集氧气.若将E装置装满水来收集该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低碳生活”简言之就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A.骑自行车上学 B.多用相对廉价的煤

C.用淘米水浇花 D.减少使用塑料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利用装修后剩下的大理石碎片进行相关实验.

(1)一位同学设计了装置A制取CO2,该装置能通过上下移动穿过橡胶塞的粗铜丝来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大理石碎片应放在 中,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根据气体制备的一般原则,A中的粗铜丝能否用铁丝代替 (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2)浓H2SO4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可作为干燥剂除去某些气体中的水份.如用装置B干燥CO2,则CO2应从 (填字母)端口通入.

(3)如用装置C收集CO2,则CO2应从 (填字母)端口通入.

(4)装置D用于通入CO2将水压入量筒中以测量CO2的体积,植物油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球上的碳库包括大气、土壤、植物和海洋等,碳库可分为产生CO2的碳源以及清除CO2的碳汇两种类型.

(1)碳主要以CO2的形式贮存于大气中,或以 (填物质类型)等无机化合物的形式贮存于岩石圈中;

(2)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吸收并固定在植被与土壤中,写出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从该角度看,森林属于 (填“碳源”或“碳汇”);

(3)海洋是重要的碳汇,但海水过量吸收CO2会造成海洋酸化,使海水的pH (填“变大”或“变小”),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系统;

(4)研究表明,近20%的CO2排放去向不明,造成了“碳黑洞”,我国学者认为是荒漠盐碱土吸收了CO2.他们分别用纯石英砂和盐碱土溶液进行对比实验,证明猜想是正确的.由上述实验可知,纯石英砂具有的性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铁钉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

B.常温下金属均为固态

C.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D.合金的许多性能和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