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镁带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会产生一些灰白色固体(以下简称A样品).为了弄清A样品的成分,小明、小亮、小红三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与探究】
小明:(见图1)用分析天平称取三份经砂纸打磨的镁带,分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待燃烧产物冷却后,称重.相关数据见下表
反应前镁带的质量反应的固体产物的质量
第一次2.4046g3.8854g
第二次2.4024g3.8839g
第三次2.4063g3.8857g
分析:2.4024g Mg在足量纯氧中燃烧,理论上应生成4.004g MgO.结合表中数据,可推断A样品中,除MgO外存在(填“存在”或“不存在”)其他物质.
小亮:(见图2)取少量A样品于试管中,加少量水,出现白色沉淀,微热,发现有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则此气体是NH3 (填化学式)继续加足量水,仔细观察发现试管中除白色沉淀外,还有极少量的黑色不溶物.结合空气组成,小亮推测A样品应有MgO、Mg3N2 、C(填化学式)三种物质.
小红:(见图3)先用足量的红磷做燃烧实验,冷却后,打开止水阀,结果发现烧杯中的水倒流入广口瓶中,倒流入的水的体积与广口瓶容积之比约为$\frac{1}{5}$,此时瓶中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为N2(填化学式);关闭止水阀,取出连带橡皮塞的燃烧匙,迅速塞上备用橡皮塞,向燃烧匙中加入镁带并引燃,取下备用橡皮塞,将燃烧匙迅速插入瓶中,并将橡皮塞塞紧,发现镁带继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冷却后,打开止水阀,结果发现烧杯中的水依然倒流入广口瓶中.小红的结论是镁带能在氮气中燃烧.
【交流与思考】
(1)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假如镁带未用砂纸打磨,则会不会给他的分析结果带来影响?请简述理由.
(2)综合上述探究,尝试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3)若m克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n克固体,则消耗O2的质量为(n-m)克.(计算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忽略不计)

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由一种反应物,可以求生成物的质量;根据空气的成分一般是固定的.它的成分按体积分:N2占78%,O2占21%,二氧化碳占0.03%,稀有气体占0.94%,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 解:小明:设 2.4024 g Mg在足量纯氧中燃烧,理论上应生成MgO的质量是 x
2Mg+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
48            80
2.4024g      x      
$\frac{48}{2.4024g}$=$\frac{80}{x}$
解得:x=4.004g
结合表中数据,可推断所得固体中,除MgO外还有即存在其他物质;
小亮: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少量水,出现白色沉淀,微热,发现有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证明该气体为碱性气体,就说明是氨气,根据空气的成分一般是固定的,氨气是由镁和空气中氮气反应生成的产物是氮化镁,也可推测极少量的黑色不溶物可能是碳.所以,A样品应有MgO、Mg3N2、C 三种物质;
小红:先用足量的红磷与集气瓶中氧气完全燃烧,根据空气的组成氮气约占体积的 $\frac{4}{5}$,氧气约占体积的 $\frac{1}{5}$.冷却后,倒流人的水的体积与广口瓶容积之比约1:5;则瓶中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为氮气;发现镁带在剩余的气体中继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冷却后,打开止水阀,结果发现烧杯中的水依然倒流人广口瓶中,由此推测小红的结论是镁带能在氮气中燃烧;
【交流与思考】
(1)假如镁带未用砂纸打磨,则会给他的分析结果带来影响,因为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镁覆盖在镁的表面上,使分析结果偏小;
(2)点燃镁时,镁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氮气发生了反应,所以,反应的反应有2Mg+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3Mg+N2$\frac{\underline{\;点燃\;}}{\;}$Mg3N2
(3)若m克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n克固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氧气质的量=(n-m)g.
故答案为:小明:4.004;存在;小亮:NH3;Mg3N2 C;小红:$\frac{1}{5}$,N2,镁带能在氮气中燃烧;
【交流与思考】(1)会,因为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镁覆盖在镁的表面上,使分析结果偏小;
(2)2Mg+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3Mg+N2$\frac{\underline{\;点燃\;}}{\;}$Mg3N2
(3)(n-m).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空气的组成成分的掌握,并应用到实际的解题当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原子、分子、离子.比如,水是由分子(填分子、原子或离子,下同)构成的,铁是由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关于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活泼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相似
C.在一定条件下CO2能够转变成CO
D.C和CO2都可以将CuO中的Cu还原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是一种理想的能源.工业上制取氢气,依据原料、设备和成本情况,以及对氢气纯度的要求,可分别采取以下多种方法制取.
①电解法:将直流电通过铂电极(或其它惰性材料)通入水中,在阴极可以得到氢气,纯度高达99.5-99.8%;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和烧碱时,也同时得到副产品氢气.
②水煤气转化法:将水蒸气通过高温炽热的焦炭层制得水煤气(水煤气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然后将水煤气跟水蒸气高温混合,以氧化铁为催化剂,使水煤气中的CO转化为CO2,同时生成氢气,二氧化碳溶于水,通过加压水洗即得到较纯净的氢气.
③烃类蒸气转化法:碳氢化合物在高温和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水蒸气作用,可以得到主要含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例如用甲烷与水蒸汽作用制氢气,然后用分子筛吸附法或水煤气转化法除去CO,可得到纯净的氢气.
目前,氢气作为能源来用比较少.氢气主要是用在合成氨、石油的精炼、汽油加氢等方面.
依据文章内容,回到下列问题:
(1)氢气作为理想的能源,主要是氢气具有可燃性.
(2)①中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NaOH+Cl2↑+H2↑.
(3)②中水蒸气通过高温炽热的焦炭层制得水煤气的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置换反应,通过加压水洗得到较纯净的氢气,这一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CO2═H2CO3
(4)③中的烃类可以是CH4(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1)构成氯化钠的基本微粒是离子(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表.
反应前反应后 
ABCD
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C和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④⑤(填数字序号).
①4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②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③反应中C、D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1:7
④4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B   ⑤若有28gA完全反应,则有14gD生成
(3)在催化剂作用下,乙醇与氧气、氢氧化钠在燃料电池中反应生成碳酸钠和另一种物质,并得到电能,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H2OH+3O2+4NaOH$\frac{\underline{\;催化剂\;}}{\;}$2Na2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在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鉴别这三种气体的最好方法是(  )
A.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B.闻气味
C.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D.分别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是1~18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核电荷数的关系图
试回答:
(1)一个水分子共有3个原子核,10个质子.
(2)一个Mg2+共有10个电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和A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通过上图你能发现哪些规律?请写出其中一个: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呈周期性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这五个装置示意图中,有一个装置中有错误,该装置是B (填序号).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可选择A作发生装置,但要对A进行改进,改进的方法是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实验室若用改正后的B装置制取氧气,则该反应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该装置还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常温下,硫化氢(H2S)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实验室可用硫化亚铁(FeS)固体和稀硫酸反应制得,该反应方程式为FeS+H2SO4(稀)═H2S↑+FeSO4,则应选择B(填序号,下同)来做发生装置.
(4)NO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易与氧气反应生成NO2,则应选择D装置来收集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实验室小组同学发现在实验桌上的小烧杯中,有上周做实验时取出的氢氧化钠固体,忘记回收处理,该小组同学对该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同学们一起进行如下实验.
【猜想】
(1)该固体没有变质
(2)该固体全部变质
(3)该固体部分变质
【方案讨论】为了验证猜想(2)或猜想(3),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提出如下方案.
【实验准备】将该固体置于烧杯中,加水完全溶解,配制成待测溶液.
甲同学:取该待测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若酚酞变红,则猜想(3)成立;否则猜想(2)成立.同学们认为此方案不可行,原因是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变红.
乙同学:取该待测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入足量的氢氧化钡,再滴入酚酞试液.根据现象不同来判断猜想(2)或猜想(3)成立.同学们认为此方案也不可行,原因是因为加Ba(OH)2,引入OH-,不能检验是否有NaOH.
丙同学:取待测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钡,再滴入酚酞试液.根据现象不同,来判断猜想(2)或猜想(3)成立.同学们认为此方案可行.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解释
 ①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猜想(1)不成立
 ②另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不变色猜想(2)成立
【反思与交流】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容易变质,所以要密封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