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分)小亮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破损,从残余部分只能看出溶质质量分数为10%。老师说,这瓶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或是碳酸钠中的一种。

(1)小亮查阅氢氧化钙常温下的溶解度为0.18g后,认为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钙溶液,理由是                          
(2)小亮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     试液,试液变红色,该溶液不可能是              
(3)为了进一步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小亮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方案A:选择稀盐酸来确定该溶液的成分;
方案B:选择无色酚酞试液来确定该溶液的成分;
你认为以上方案中合理的是       ,若选择一种常见的碱溶液来确定,有关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4)小亮通过上述方法证明该溶液的成分为NaOH,于是他取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
(20℃),并向其中滴加10%的盐酸(20℃),测得反应中溶液的温度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如下。
加入盐酸的体积(V)/mL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溶液温度
(t)/℃
25.2
29.6
32.0
36.0
38.2
36.7
35.7
34.7
33.7
32.9
根据上表分析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
①加入盐酸的量在2~10 mL之间时                            
②加入盐酸的量在10~20 mL之间时                           
(1)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0.18g,其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可能是10%
(2)无色酚酞     NaCl溶液
(3)A    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4)①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放热   ②盐酸过量起冷却降温作用

试题分析:(1)氢氧化钙常温下的溶解度为0.18g,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钙溶液,理由是当该温度下氢氧化钙溶液达到饱和时,其溶质质量分数==0.18%小于10%。
(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试液变红色,说明该溶液呈碱性,该溶液不可能是NaCl溶液。
(3)为了进一步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应该选择稀盐酸来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因为如果是碳酸钠溶液,则滴加稀盐酸后会有气泡产生;若是氢氧化钠溶液则没有气泡;若选择一种常见的碱溶液来确定,应该选用氢氧化钙溶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4)由表中数据可知,
①加入盐酸的量在2~10 mL之间时,溶液温度上升,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放热。
②加入盐酸的量在10~20 mL之间时,溶液温度逐渐下降,因为此时反应已经停止,盐酸过量,起到了冷却降温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其中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开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蔡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依据初中化学所学知识,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猜想】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
【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水与过氧化钠反应有氧气生成并放出大量的热
(1)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检验有氧气生成的方法是是      

(2)能证明该反应能证明该反应放出大量热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3)小蔡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            ______性,由此小蔡同学得出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Na2CO3,你认为小蔡同学的结论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
(4)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6分)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也与我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是关于燃烧的三个实验,请回答问题。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1】a、b、c三处物质中能够燃烧的是        (填字母序号),其燃烧时伴随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2】集气瓶中充满氧气,胶塞处装有一对石墨电极,分别接到电源的正负两极,电极之间连有一段很细的铁丝。实验时,通入20v的直流电,能够看到铁丝剧烈燃烧。对该现象的解释为                 
【实验3】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再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继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这个实验使你对燃烧条件产生的新认识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食品保鲜袋进行了如下研究。
【研究课题】食品保鲜袋的元素组成。
【查阅资料】碱石灰是由NaOH和CaO组成的吸湿剂;无水硫酸铜可作吸水剂,且吸水后由白色变为蓝色。
【提出猜想】保鲜袋可能由“碳、氢、氧”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
【实验设计】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利用燃烧法测定保鲜袋的元素组成。

【实验步骤】
(1)按上图图示连接好仪器。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按图示装好药品和1.4g剪碎的保鲜袋样品,除D、E、F外将仪器按原图组装。
(4)向A中缓慢注水一段时间后,将已称重的D、E两干燥管和未称重的F干燥管接到C的尾端。
(5)点燃C处的酒精灯,直至保鲜袋子碎片完全燃烧。
(6)熄灭酒精灯并继续向A中注水一段时间。
(7)分别对D、E进行第2次称重。
【实验分析】
(1)B处的浓硫酸的作用是    。F处干燥管的作用是     。
(2)在点燃酒精灯前,要向A中缓慢注水一段时间是为了     
(3)熄灭酒精灯后继续向A中注水一段时间是为了   
【实验结论】第1次对D、E称重质量分别为(此处缺少数据);第2次对D、E称重质量分别为(此处缺少数据),则该食品保鲜袋的元素组成为    。(本小题无法解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7分)根据实验内容回答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8分)实验室有5种白色固体,老师让化学实验小组同学鉴别这些固体。
(1)调查研究
①5种白色固体分别是:NaOH、Na2CO3、CuSO4、Ca(OH)2和NaHCO3
②查阅资料:小组同学查阅了NaOH、Na2CO3和NaHCO3的一些性质。
性质
NaOH
Na2CO3
NaHCO3
溶解性
20℃时溶解度109g
20℃时溶解度21.5g
溶解时放热
20℃时溶解度9.6 g
溶解时放热
加热
不分解
不分解
发生分解反应,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2)实验探究:同学们的探究报告如下,请你帮助完成。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第一步:在5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的5种白色固体,分别标上A、B、C、D、E,然后依次加入一定量的水并振荡。
A、C、D的溶液为无色;B的溶液为浑浊;E的溶液呈蓝色。
B是             
E是             
第二步:向上述A、C、D溶液中分别滴加无色的酚酞溶液。
三支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均变红。
结论:              
                     
第三步:
依据右图装置,对A、B、C进行实验。

 
 
①加热固体A
B溶液无明显现象。
A是Na2CO3
②待①停止加热后,通过长颈漏斗向C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C溶液中有气泡产生,B溶液中有气泡逸出并有白色沉淀生成。
B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四步:依据右图装置,对B、C进行实验。

被加热的试管口有无色液滴生成,B溶液中有气泡逸出且溶液变浑浊。
C是           
利用排除法得出:
D是NaOH
(3)实验反思:老师引导同学们讨论了上述实验探究过程,进行全面反思,发现实验结论仍有不确定性,不能确定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请用物理方法继续鉴别。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6分) 化学小组进行实验探究,请你参与研究。
(1)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性质实验。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人”字管左端发生反应制备二氧化碳;右端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被石蕊溶液浸湿的纸质小花的颜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    ;若将燃烧的木条从干燥管的上管口伸入管内,可以看到燃烧的木条熄灭,以上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点性质。

(2)在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反应时,设计出下图所示的三种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问题:

① 以上三个实验中,B、C两个实验有明显现象,请你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实验B:     ;   实验C:     
② 实验A因选用的仪器不当导致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请你寻找一种物品替代该装置中的烧瓶,使实验获得成功,你将选用的物品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除去炭粉中少量的氧化铜
证明长期露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鉴别硫酸钾和硝酸铵
证明稀醋酸溶液呈酸性
方案一
加稀硫酸
加足量稀盐酸
看外观
加无色酚酞试液
方案二
高温灼烧
加澄清石灰水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加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7分)请回忆“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活动与探究,并结合酸、碱、盐的性质完成下列各题。
(1)NaNO3属于       (填“酸”、“碱”或“盐”),NaNO3在水中能解离出Na+    
(2)HCl溶液和NaOH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是因为生成物中有水;HCl溶液和K2CO3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是因为生成物中有水和气体;AgNO3溶液和NaCl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是因为生成物中有     
(3)下列几组物质混合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有     
A.NaCl溶液和KNO3溶液
B. BaCl2溶液和稀硫酸
C. NaOH溶液和K2CO3溶液
(4)有一包含有MgCl2、CaCl2和少量泥沙的粗盐,要除去其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NaCl
晶体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粗盐放入烧杯中,加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进行过滤。
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进行蒸发。
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①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②步骤二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③步骤四中加入了过量的稀盐酸,无需另加试剂,只进行蒸发操作就可得到纯净的NaCl晶体,是因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