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或事实,不合理的是  

A. 酒精挥发--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B. 电解水--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C. 酒精和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二者体积之和--分子之间有间隔

D. 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构成分子不同

【答案】A

【解析】

A、酒精挥发,是因为酒精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B、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正确;C、酒精和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二者体积之和,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D、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a、b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填序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小李同学在用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过程中,发现收集装置中的水慢慢变成紫红色了,他仔细思考发现反应装置中缺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者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F装置(瓶中装满水)收集生成的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____(选填“c”或“d”)端导入。

(5)小王同学利用如图装置制取氧气并测定其密度。

实验中测得的数据有:加热前试管和固体混合物的总质量(M克),最后量筒内增加水的体积(V毫升),为达到实验目的还需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量筒内水的质量(M1克)

B.反应完后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M2克)

C .反应完后试管及管内剩余固体的总质量(M3克)。

测得氧气的密度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下列图象表示的反应过程与事实一致的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心阅读:在人们担心化石能源将被耗尽时,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可燃烧的”——“可燃冰。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燃冰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将成为未来新能源。目前,我国在可燃冰的开采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回答下列问题:

(1)可燃冰属于______(填字母序号)

A.纯净物 B.混合物

(2)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写出基本反应类型

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磷的燃烧反应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①红磷在空气中燃烧能冒出浓厚的白烟,军事上常用来制烟幕弹。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同学利用燃磷法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过程如图。他测得氧气体积分数约是__________%,燃烧结束试管里剩余气体主要是______填物质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

图I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此实验说明分子_______________。但是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并进行如下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3)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所示,将滴有酚酞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酚酞遇氨水变红色

(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加在试管口的棉花上,A的名称是 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这说明 ______

(3)如果在实验中发现试管里滤纸条没有变色,而试管口所塞的棉花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错误操作可能是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是硫粉、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1)小明是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学生.做完实验后,他发现了一些共同点: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____,在能量变化方面,三个实验都是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在反应基本类型方面,三个化学反应都是____反应.

(2)小明同时也总结出其中一个实验与其他两个的不同之处:_____

(3)小明还总结出:三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水,其中甲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丙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

(4)丙中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是____ 写出该反应的字母表达式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用红磷、镁条、木炭等物质代替汞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进行模拟探究。

实验一:A组同学通过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所示,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如下:

(1)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2)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观察到红磷燃烧,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

(3)等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4)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发现,集气瓶内上升的水面小于瓶内原有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二:B组同学利用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如图二所示,实验结束后,待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三:C组“利用木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如图,根据经验,利用上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能否用木炭替代?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

(提供资料)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写出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该小组同学选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但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分数仍然小于1/5 。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不准确呢?

(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作了如下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木炭取的量过少;

乙同学:可能是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丙同学:可能是木炭与空气反应生成了其他气体。

(查阅资料)

资料一:木炭、棉花和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停止后,残留氧气的体积分数分别高达14.0%,8.0%和16.0%。

资料二:木炭在密闭容器中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气体。

资料三:一氧化碳能与灼热的氧化铜粉末(黑色)反应生成铜(红色)和二氧化碳气体

(探究一)

小组同学发现实验结束后,燃烧匙中还有残留的黑色固体,可知____同学的猜想不合理。

(探究二)乙同学又利用上述装置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足量木炭点燃,迅速插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___________

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待装置冷却后,将燃着的___________(填“棉花”或蜡烛)再伸入集气瓶中

___________

(探究三)

小明从木炭燃烧产物的角度猜想还可能是生成了______导致测量结果小于1/5;于是用注射器抽取集气瓶内的气体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当观察到d中___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可证明小明的猜想成立。

(经典对比)通过与上述实验对比,拉瓦锡选择用汞的优点有___________

A.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

C.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

D.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