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2)在物质的分类中,CO属于____________

(3)从图中任选一种物质,它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

(4)写出图中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答案】CO2 氧化物 可作燃料 C+O2CO2

【解析】

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所以X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灭火、做化工原料等,碳和一氧化碳可以做燃料等,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二氧化碳和水会生成碳酸,碳酸分解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由分析可知:(1X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2)在物质的分类中,CO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所以一氧化碳属于氧化物;

3)图中任选一种物质,它的一种用途:CO可作燃料;

4)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CO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有相应的转化关系,其中A、B都是黑色固体,通常情况下,C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是无色无味的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C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__________

(3)写出由D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该反应会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下图是小军实验操作过程示意图:

(1)图中一处明显错误的操作是___(填序号),其余操作均正确,按此操作配制的氯化钠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等于)___ 12%。改正操作后,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序____

(2)图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配制时应选择___________(填“10” “50”或 “100”)mL的量筒来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用到的部分装置,请按照要求回答:

(1)仪器②的名称___________.

(2)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备氧气,他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在图甲中选择,填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因为氧气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所以可以选用装置D来收集氧气;又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所以可以选用装置________(在图甲中选择,填序号)进行收集.

(4)有同学用A和D装置制取氧气,但最终只收集到了少量氧气。产生这种结果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师提醒可以用图乙中的装置进行氢气的制取。用H装置制氢气的最大优点是______;装置H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先加水形成液封并关闭活塞,然后__________,若________,则装置气密性良好。若用G装置收集氢气,则应将发生装置的导管与装置G的导管____(选填“a”或“b”)相连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的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夹持镁带的仪器是:___________

(2)实验时伴随的现象是_______,其中能说明镁带燃烧是化学变化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3)实验完毕后,发现桌面被烫坏了,你能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4)写出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B、C是三个与磷燃烧有关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一的目的是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实验二中,既可利用玻璃管引燃红磷,又可用气球缓冲瓶内压力

C. 实验三中,采用了对比实验的研究方法,②③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D. 实验三中,采用了对比实验的研究方法,①②对比说明两物质的着火点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课堂上老师按“实验一”的装置进行分子运动探究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课后化学兴趣小组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将实验装置在微型试管中进行,如图中“实验二”和“实验三”所示:

(1)按“实验一”进行时,有明显现象的烧杯是_________(填“甲”、“乙”或“丙”),该现象说明_____填序号);

①分子间有间隙 ②分子在不断运动 ③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④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⑤分子很小肉眼看不见 ⑥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2)将装置改进成“实验二”后,其优点有_________(填序号):

A.减少空气污染 B.实验现象更明显

C.实验结论更准确 D.节约药品

(3)“实验三”的装置比“实验一”和“实验二”的装置少了一部分,该部分装置在“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 。查询资料发现:①浓氨水能够释放出氨气(NH3;②气体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该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反之则小于空气。实验过程中,_________填“E”或“F”)试管中滴有酚酞的滤纸条最先全部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创新是中学生最为重要的科学素养,以下是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实验”后,对实验的创新设计。

(实验一):设计新的实验装置

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一支球形干燥管水平放置,用滴管吸取3ml(密度为1g/ml)质量分数为5%的H2O2加入干燥管的球泡中,再用药匙取0.2gMnO2粉末,加在干燥的进气管的管壁上;②点燃橡胶塞上固定的棒香后,塞紧干燥管并将其竖立,观察现象;

(1)可观察到带火星的棒香立即__________

(2)下列各项是同学们对该创新实验的评价,你认为评价不合理的是 __________(填序号)

A.实验所用的仪器、材料及药品均易得到

B.实验室用的药品用量太大

C.反应速度太慢,耽误时间

D.实验现象明显,整个装置好似点燃的灯塔,趣味性强

(实验二):寻找新的催化剂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I. 分别量取5mL 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II.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III.将试验II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

所得的固体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

IV.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

(1)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

(2)实验II可以证明:____________,再结合实验I和III的结论可以证明氧化铁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写出氧化铁(Fe2O3)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实验评价)

(1)设计实验IV的目的是__________

(2)若实验IV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

(实验拓展)

查阅资料得知:CuO、CuSO4、猪肝、马铃薯等也可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MnO2只能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B.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C.催化剂能使原本不发生的反应也能快速进行

D.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它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推动活塞,若长颈漏斗中液柱不上升,则装置一定漏气

B. 推动活塞,若装置不漏气,则长颈漏斗中液柱不断上升

C. 若装置不漏气,拉动活塞时,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 若装置不漏气,拉动活塞时,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