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
(2)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若用G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______进。(选“b”或“c”)
(4)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该装置与另一个可选用的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______,若用H装置实验,能证明CO2的性质有______。
【答案】集气瓶 AD(或AF或AG) 2KClO32KCl+3O2↑ c C 能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 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解析】
(1)仪器a是集气瓶;故填:集气瓶;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2KCl+3O2↑;故填:AD(或AF或AG);2KClO32KCl+3O2↑;
(3)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氢气进入G装置后占据上方空间,空气则被赶到下方空间而易从b端排出,故氢气从c端进入。故填:c;
(4)C与启普发生器的原理相同,关闭止水夹,气体不能排出,试管内压强变大,液体被压进长颈漏斗中而与多孔隔板上的固体脱离,反应停止,打开止水夹,气体排出,试管内压强变小,长颈漏斗中的液体进入试管内,试管内液面上升,液体与多孔隔板上的固体接触,反应发生,故主要优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所以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C。H中观察到低处的蜡烛先熄灭,高处的蜡烛后熄灭,这一现象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填:C;能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H、O、C、Cl、Na、Ca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中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1)人工降雨的氧化物_____;
(2)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酸_____;
(3)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
(4)可用作发酵粉和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_____;
(5)可做建筑材料的盐_____;
(6)可消除公路积雪的盐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源于生活。家庭厨房实际上就是一个化学世界,其中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请问:
(1)柴:有的家庭厨房中的柴已被天然气所替代,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的化学式_____;
(2)米: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中的_____;
(3)油:餐具上的油污用加了洗涤剂的水更易洗掉,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
(4)盐:食盐的品种很多,有碘盐、钙盐、锌盐等,其中碘、钙、锌是指_____ (选填“单质”“原子”或“元素”);
(5)糖:小红在家做糖块溶于水的实验时,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①糖块怎么不见了_____;
②液面为何降低了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蜡烛(足量)在如图甲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过程中装置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
B. 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 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D. 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7分)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溶液﹙如图甲所示﹚,为确认其中的溶质,他设计并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猜想与假设】其溶质可能为NaCl、NaOH、Na2CO3和NaHCO3中的一种。
【资料查阅】上述四种物质的相关信息如下:
物质 | NaCl | NaOH | Na2CO3 | NaHCO3 |
常温下的溶解度/g | 36 | 109 | 21.5 | 9.6 |
常温下某稀溶液的pH | 7 | 13 | 11 | 9 |
【探究过程】
如图乙所示,在操作①后可确定溶质不是NaCl,则其实验现象应是 ;
在进行操作②时有无色无味得到气体产生,由此又可排除假设物质中的 。
【探究结论】
你认为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上述假设物质中的 ,你的判断依据是 。
【探究反思】
(1)若上述探究结论是正确的,操作②产生的气体应是 (写化学式),实验室检验该气体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
(2)另有同学猜想其中的溶质还可能是Na2SO4,但又没有Na2SO4的上述表列信息。
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操作的相关现象,判断该溶液中的溶质是否是Na2SO4,并叙述理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类类比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
(1)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若按照实验目的不同,找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实验___(填字母);选择的依据是___。
A 将红热的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 B 将燃着的硫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 C 将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 D 在蓝色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的烧杯 |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相似,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请写出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到氨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亚硫酸和碳酸的化学性质相似,如常温下易分解,亚硫酸钠也能与硫酸发生反应,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9分)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探究过程如下:
①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装置Ⅰ中的锥形瓶加入2.0g的铜锌合金样品粉末,由注射器缓缓注入稀硫酸,待到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时,准确读取注射器内读数,减少10.5mL稀硫酸,同时立即夹紧弹簧夹,移出装置Ⅲ中的导管,准确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为214.0mL.(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③装置Ⅰ中剩余固体物质经过适当处理后,准确称量其质量1.4g.
④该小组的三位同学利用实验过程测得不同数据,计算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甲同学利用装置Ⅰ中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进行计算;
乙同学利用装置Ⅰ中加入稀硫酸的量进行计算;
丙同学利用装置Ⅲ中量取水的体积进行计算,并查得: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过程中须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目的是 .
(2)步骤③中称量剩余固体之前的正确操作是 、洗涤、干燥.
(3)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上述三位同学中 (填“甲”、“乙”或“丙”)同学无法进行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4)化学小组同学发现:按照丙同学的方案进行计算,致使实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以下因素可能造成偏差的有 (填标号).
A.移出装置Ⅲ时,导管内留存了一部分水
B.实验测量前,没有排除装置Ⅰ中的空气
C.数据处理时,未排除加入稀硫酸所占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A为常见的化肥,B、D、G、N为气体,且N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C常温下为无色液体,甲的溶液为蓝色,H和I为红色固体。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B:_____;E:_____。
(2)反应②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其名称为_____。
(3)反应③在医学上曾用于检验_____病。
(4)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①_____;④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