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图一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时,将等质量的A和B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两只烧杯中,充分搅拌并恢复至原温度后,现象如图二所示。
①图中P点的含义_____________。
②℃时,5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A______克。
③烧杯甲中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_______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其中的溶质是_______(选填“A”或“B”)。
④若A中混有少量B,提纯A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⑤关于图二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 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B. 烧杯甲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烧杯乙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C. 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
D. 将温度升高到℃,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答案】t2℃时,A、B的溶解度相等 10 无法判断 B 降温结晶 BD
【解析】
①图中P点的含义是:t2℃时,A、B的溶解度相等;
②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的溶解度为20g,那么5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10gA;
③由图二可知,甲烧杯中没有未溶解的晶体,故烧杯甲中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无法判断,可能恰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乙中固体有剩余,甲中没有,说明甲中的溶质是B,故填B;
④由溶解度曲线可知,A、B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A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B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故若A中混有少量B,提纯A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⑤A、由于烧杯甲中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无法判断,故蒸发一定量的水,甲烧杯中可能有固体析出,选项错误;
B、等质量的A和B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两只烧杯中,甲烧杯中全部溶解,乙烧杯中有部分未溶解的固体,故烧杯甲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烧杯乙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选项正确;
C、由图可知,乙是A物质的饱和溶液,甲是B物质的溶液,甲中能溶解A物质,但是否能够完全溶解,无法判断,选项错误;
D、由图可知,t2℃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且B的溶解度t2℃时大于t1℃,故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选项正确。故选BD。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华加热KClO3和2gMnO2混合物制取需要4.8g的O2 进行有关实验。
(1)小华需要KClO3质量是多少____?写出计算过程。
(2)小华画出反应过程的有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的m=________。
(3)小华将制取的4.8g O2和3g炭粉放在密闭容器中,当充分加热后,发现炭粉消耗完,则密闭容器中的气体是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2Mg+O22MgO
B. CH4+2O2CO2+2H2O
C. H2CO3H2O+CO2↑
D. CuSO4+2NaOH═Na2SO4+Cu(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对燃烧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为验证燃烧的条件所做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铁板上的少量红磷用细沙完全覆盖,加热一段时间,没有明显变化。撤去酒精灯后,立即拨开细沙露出红磷,观察到红磷燃烧起来原因是_____。
(2)当CO的含量小于12.5%时,在空气中达到着火点也不会燃烧。由此对燃烧的新认识是:燃烧能否发生与_____有关;
在氧气浓度低于14%的空气中,木炭达到着火点时也不会燃烧。由此对燃烧的新认识是_____。
金属钠能在氯气中燃烧,金属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由此对燃烧的新认识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回答。
(1)把金属锰放到硫酸锌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这说明锰的活动性比锌______;
(2)将铜丝和铁丝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稀中,依据______现象,证明Fe的活动性比Cu强;
(3)将铜丝放入溶液中,或向溶液中放入金属______,都能证明Cu的活动性比Ag强,Cu与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 质 | 氧 气 | 二氧化碳 | 水蒸气 | W |
反应前质量/g | 50 | 1 | 1 | 23 |
反应后质量/g | 2 | 45 | 28 | x |
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值应为0 B. 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 物质W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D. 物质W只含碳和氢两种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小组发现酸奶纸质包装盒是由纸、铝、塑组成的6层复合纸包装(见下图),拆解包装盒,并根据铝的应用分析铝的有关性质。
探究一:
(1)包装盒中第④层是铝箔,厚度约为6.5微米(1微米=10-6米),说明金属铝具有较好的____性。利用此性质,生活中铝还能被用来制作____(填写一种物品)。
(2)铝元素进入人体后会直接损害成骨细胞的活性,从而抑制骨的基质合成。酸奶纸质包装盒中的⑤、⑥两层采用塑料薄膜的作用是____。
(3)日常生活中铝用作导线,主要是利用铝的____性。
探究二:
金属铝比铁活泼,但在做“金属铝在氧气里燃烧”实验时,发现铝燃烧实验的成功率比铁的低。为了提高铝燃烧实验的成功率,实验小组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Al的熔点为660℃,Al2O3的熔点为2054℃
原因影响铝在氧气中燃烧的因素有:
A.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B.氧气的量 C.____ D.设法产生足够的热量熔化Al2O3
(1)如要想消除影响因素C,实验前需对铝条进行的物理处理方法是____。
(2)实验小组对“金属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进行改进,设法排除干扰因素,创造金属铝充分燃烧的有利条件。如图实验装置所示,用火柴点燃附有铝粉的棉花,然后迅速伸入氧气瓶中,立刻观察到铝粉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本实验中用“铝粉”替代“铝条”的优点是____,瓶底预留少许水的作用是____。
(3)为了保证产品的保质期,包装材料中的铝箔能够有效阻挡空气中的____(填化学式)进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 | B.将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 | C. 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的NaCl溶液蒸发适量水 | D.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B. 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C. 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D. 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