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1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1)仪器①的名称为
(2)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3)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
(4)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2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侧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填序号).
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B.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84%

【答案】
(1)酒精灯
(2)物质具有可燃性
(3)乒乓球碎片;低
(4)D
【解析】解:(1)仪器①是酒精灯;故填:酒精灯;(2)小棉花球蘸水后,因水不可燃,反而会蒸发吸收热量,所以温度达不到棉花的着火点,不会燃烧;而小棉花球蘸酒精后,酒精是可燃物,在酒精灯上被点燃后会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引发棉花球燃烧,因此实验的结论是燃烧的物质必须是可燃物;故填:物质具有可燃性;(3)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与氧气接触,在加热过程中,由于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较低,首先燃烧起来,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木屑的着火点比煤低,故同时加热木屑先发生燃烧,故填:乒乓球碎片;低;(4)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故正确; B.由图象可知,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故正确;
C.由图象可知,当氧气的体积分数到16%时蜡烛就熄灭,这说明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故正确;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含有16%的氧气,其他气体为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共占84%,故错误.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安徽“六安王陵”发掘被列为“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墓地中出土了二千多年前西汉时期的青铜器、铁器、木器及丝织品等许多珍贵文物.
(1)如图中出土文物的原料不是用化学方法制备的是(填序号,下同) , 属于合金的是
(2)考古人员还惊喜地在一个铜壶里发现了特殊的液体,闻起来有一股酒糟味.小明从分子角度分析:能闻到酒糟味,说明分子是在 . 为了检测这种液体是酒,他提出了下面三种方法,你认为哪种较科学(填序号) . A.喝一口品尝 B.用交警使用的酒精测试仪测试 C.将其点燃
(3)请你分析:为什么出土的青铜器保存较好,而铁器却锈蚀严重?
(4)为防止木质文物因失水过快而引起变形,可用结晶的方法让明矾晶体填充在木纤维中(明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操作方法是:将木制文物浸入明矾的溶液中,待明矾溶液充分渗入后,取出冷却擦干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走进甘肃“玫瑰之乡”永登苦水玫瑰园,花香四溢,沁人心脾.人们能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之间有间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
C.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
D.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三氧化二铬(Cr2O3)可用作油漆颜料,Cr2O3中Cr的化合价是(
A.﹣3
B.﹣2
C.+2
D.+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铝
B.铁
C.硅
D.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气体混合后点燃,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一氧化碳和氧气
B.氢气和空气
C.天然气和空气
D.一氧化碳和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不同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不同.
A.中子数
B.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D.相对原子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