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实验(A~F为装置编号)。
(1)写出图D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_____。
(2)用A装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作用;收集氧气可以选择____(填装置编号)。
(3)实验室制取H2通常选择下列药品中的_____(填药品序号)。
a 浓盐酸 b 锌粒 c 铁块 d 稀硫酸
实验室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可以是_____(填装置编号)。
(4)常温下,可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H2S)气体,若要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装置编号)。
(5)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按F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未看到气泡,其可能原因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_____(填序号)。
a 将烧杯换成水槽 b 导管深入水中位置过深,气体无法逸出
c 将水换成冰水 d 先用手捂住试管壁,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
【答案】集气瓶 2KClO32KCl+3O2↑ 催化 D或E bd BE或CE C a
【解析】
(1)集气瓶。
(2)氯酸钾制氧气反应原理:2KClO32KCl+3O2↑;二氧化锰能加快反应的速率,有催化作用;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氧气。
(3)实验时用锌粒和稀硫酸溶液制取氢气;实验室制氢气不需要加热,选择固、液发生装置,排水法收集氢气。
(4)装置C中的分液漏斗可以有效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5)a项,将烧杯换成水槽与检查装置气密性无关,故a项符合题意;
b项,导管深入水中位置过深,压强太大,气体无法逸出,故b项不符合题意;
c项,水温变低,气体遇冷,内外气体压强差减小,从而导致导管口没有气泡冒出,故c项不符合题意;
d项,先用手捂住试管壁,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将会导致试管内气体提前逸出,试管内外压强变化不大,导管口没有气泡冒出,故d项不符合题意。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粗盐中常含有MgCl2、CaCl2等杂质,提纯精盐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提示:微溶物不形成沉淀)
(1)写出白色沉淀的化学式:_____。
(2)步骤②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什么?_____
(3)步骤⑤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目的是什么?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用语表示:(1)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__(2)人体中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______(3)人体中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4)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5)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__(6)硫酸铁中铁元素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熟练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重要工具。
(1)3个镁离子___________;
(2)n个过氧化氢分子__________;
(3)氯离子__________;
(4)氯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
①硫磺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
②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__________;
③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________;
④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受热分解: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CO还原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HCOOH热浓硫酸H2O+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中所需CO可现制现用
B. 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
C. 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
D. 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_____,降温至t1℃,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
(2)A物质中混有少量B、C种物质,提纯A可用的方法是_____。
(3)在20℃时,将一定量A的不饱和溶液蒸发10g水或加入2gA,都能恰好得到A的饱和溶液,则20℃时A的溶解度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改编自屠呦呦2015年12月7日瑞典演讲稿)。
很多中药古方都提到了青蒿入药抗疟疾,但当1971年开始从青蒿中提取有效成分时,结果却总是不理想。屠呦呦研究组反复研究中医古籍,其中“青蒿一握,以水两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激发了她的灵感。是不是高温下破坏了青蒿中抗疟的有效成分?屠呦呦立即改用乙醚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提取,成功获得了抗疟有效单体的提纯物质,命名为青蒿素。
完成样品纯化后,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测定、质谱及旋光分析等技术手段,测定相对分子质量为282,得出了青蒿素的化学式。但青蒿素的具体结构是什么样的呢?有机所得专家做了一个定性实验,加入碘化钾后,青蒿素溶液变黄了,说明青蒿素中含有过氧基团;而后专家又通过X射线衍射法等方法,最终确定了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
由于自然界中天然青蒿素的资源是有限的,接下来就要把自然界的分子通过人工合成制成药物。在这一过程中,研究组又有一项重大研究成果,获得了青蒿素的衍生物。衍生物之一是双氢青蒿素,它也具有抗疟的疗效,并且更加稳定,水溶性好,比青蒿素的疗效好10倍,进一步体现了青蒿素类药物“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中国古代青蒿入药,到2004年青蒿素类药物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抗疟疾的首选药物,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将下列三项针对青蒿素的研究按时间先后排序_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 确定结构 ② 分离提纯 ③ 人工合成
(2)屠呦呦用乙醚提取青蒿素,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改变了哪种条件:________。
(3)青蒿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5.64g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________g。
(4)向无色的双氢青蒿素溶液中加入碘化钾,实验现象为________。
(5)根据上述文字介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确定了青蒿素的组成元素,由此就可以确定青蒿素的化学式
B 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
C 由于自然界中有青蒿,因此我们应用青蒿素时只需从青蒿中提取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完毕,发现集气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①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可能装置漏气,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可能没有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
④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⑤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 只有①②③B. 只有④⑤C. 只有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是某兴趣小组自制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图乙是他们分析水电解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所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a电极是直流电源的负极
B. 图甲中X与Y的分子个数比为1:2,质量比为8:1
C. 图乙微观图示Ⅱ中,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和
D. 若图乙表示合成水的微观示意图,则反应过程顺序为ⅠⅡ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