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分)小黄用右图装置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和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必要的固定装置已略去):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加入药品和水;
③记录C中液面刻度(C为带有刻度的玻璃管);
④由A向B中滴加试剂至过量;
⑤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中液面刻度,计算得到气体的体积为V mL(经查,该气体密度为ρg/L);
⑥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并称重,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W g。
(1)A仪器的名称为  ▲  
(2)B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小黄在实验前将块状的铜锌合金磨成粉末状,其目的是:   ▲  
(4)如何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     ▲   
(5)为使测得的气体体积更精确,记录C中液面刻度时,除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外,还应  ▲ 
(6)小黄发现实验中由于缺少某一步骤导致数据缺乏而无法计算,该步骤是:  ▲
(7)通常实验前须估算药品用量,如果实验过程中,发现盐酸的量不足,应中途加酸还是重新实验:   ▲   ;理由是   ▲    
(9分)
(1)分液漏斗(1分)    (2)Zn+H2SO4==ZnSO4+H2↑(2分)   
(3)加快反应的速率(1分)
(4)提高D管,静止片刻后,C、D液面仍存在高度差,则气密性良好(答案合理即1分)
(5)使D、C中的液面相平(1分)
(6)测量铜锌合金样品的质量(1分)   
(7)重新实验(1分)中途添加酸时,会造成气体逸散,影响气体体积的精确测量(1分)

(1)熟记常用的一些仪器名称;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化学方程式Zn+2HCl═ZnCl2+H2
(3)铜锌合金磨成粉末状,其目的是:接触面积大,充分反应;目的为了提高反应速率;
(4)注意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提高D管,静止片刻后,C、D液面仍存在高度差,则气密性良好;
(5)除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外,还应D处观察上升的是否与C中下降的一致;
(6)已知气体的体积,根据密度,可以求出气体的质量;又知道剩余固体质量为Wg,但不知道原固体的质量,无法计算.实验中由于数据缺乏而无法计算,该步骤是:测量铜锌合金的总质量;
(7)中途添加酸时,会造成气体逸散,影响气体体积的精确测量,所以要重新实验.
故答案为:
(1)分液漏斗;
(2)Zn+2HCl═ZnCl2+H2
(3)加快反应的速率
(4)提高D管,静止片刻后,C、D液面仍存在高度差,则气密性良好(答案合理即可)
(5)使D、C中的液面相平
(6)测量铜锌合金样品的质量
(7)重新实验;中途添加酸时,会造成气体逸散,影响气体体积的精确测量
点评:题主要考查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和一些实验的操作注意事项,掌握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了解量气的装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6分)通常状况下,人体呼出气体中部分气体的含量如下表所示。(含量是指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空气的含量(%)
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氧气
21
15.7
二氧化碳
0.03
3.6
水蒸气
<0.03
6.2
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并设计实验:验证表中三种气体成分在空气中和人体呼出气体中含量的不同,答案写在相应的空格内。(使用的仪器和药品可以任选,实验室备有刚收集好的呼出的气体250mL两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其中一瓶呼出气体和等体积的一瓶空气,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
 
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少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呼出气体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瓶中无明显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6分)小明看到一则新闻:某市一辆满载电石的货车遇大雨引发熊熊大火。对此现象小明产生了疑问。
【提出问题】电石遇水为什么会引起火灾?
【查阅资料】电石主要成分为碳化钙(CaC2),它没有可燃性但遇水会产生气体。
【实验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与同学一起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实验记录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向试管中滴入适量的水
试管中有气泡产生,烧杯中有气泡产生
         
一段时间后,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口P处
观察到气体燃烧,有明亮的火焰
该气体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得出结论】通过上述实验,解释满载电石的货车遇大雨着火的原因        
【实验拓展】
小明与同学又继续对电石与水反应产生气体的组成进行了探究,请填写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该气体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实验反思】通过上述实验可知,电石在保存和运输时注意的事项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6分)端午阳节后,小丽带着快乐的心情返回学校。当她来到实验室时,意外地发现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溶液,由此,激发了她的探究欲望。
【提出问题】这瓶NaOH溶液一定变质了,其变质程度如何呢?
【提出猜想】小丽的猜想:NaOH溶液部分变质 
你的新猜想:                                      
【实验探究】小丽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小丽实验时的现象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取少量NaOH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然后再滴加酚酞试液。
 
NaOH溶液部分变质
假设你的猜想正确,并按小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则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实验反思】
⑴下列物质①BaCl2溶液、②Ca(NO3)2溶液、③Ca(OH) 2溶液、④Ba(OH)2溶液,不能替代小丽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⑵小丽第二次滴加的试剂除用指示剂外,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替代。
【拓展应用】保存NaOH溶液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4分)某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并测量反应产生的气体及其体积。

试填空。
(1)该发生装置可以制备初中化学常见的       气体(填写化学式)。
(2)图示装置对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是:              
(3)利用该装置测得反应生成气体体积偏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6分)超市中的许多食物用保鲜膜包装后出售。保鲜膜为什么可以“保鲜”呢?

[设计实验]在A、B、C三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注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并在各玻璃杯外壁标明刻度,如图所示放置一周。
[实验现象]一周后发现:A杯中的水量几乎不变;而C杯中的水量减少较多;
B杯中的现象是                                      
[解释]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C杯中水量减少的原因:                                        
                                                         
[结论]保鲜膜除了可以阻止食物中水分流失,还能隔绝                      ,防止食物腐败。
[提出新问题]制作保鲜膜的材料是热固性塑料还是热塑性塑料呢?
[实验]在一只试管中放入少量保鲜膜碎片,用酒精灯缓缓加热,观察到碎片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加热又可以熔化。由此得出:制作保鲜膜的材料是                   (填“热塑性”或“热固性”)塑料。
[反思] (1)保鲜膜虽然能延长食品的保鲜期,但大量使用后丢弃会造成                ,所以要控制使用。
(2) 化学物质可以造福人类,但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请你再举一例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0乌鲁木齐市17】.(9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呢?甲、乙、丙三位同学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2)设计并进行实验,甲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A所示,乙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写出A、B两个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丙进行了图C所示的实验,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粗铜丝,并使玻璃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a端铜丝加热数分钟。停止加热后冷却,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③                        ④          
(3)实验结论:
甲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乙、丙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
(4)你认为 ⑤ 的结论正确,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结论正确的理由是: ⑥
(5)导致其他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⑦             ⑧      。因此,如果     ⑨        的反应,则一定要设计反应在密闭装置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0江西27)(5分)小辰和小昕看到一则新闻:2009年12月15日,某市一辆满载电石的货车遇大雨引发熊熊大火。电石遇水为什么会引起火灾?请教老师后获知:电石主要成分为碳化钙(CaC2),它没有可燃性且遇水会产生气体。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以下探究。
【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实验现象
结论
(1)            
向盛有一小块电石的试管中,滴入少量的水,发现有气泡产生,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到              
电石与水反应放热
(2)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否具有可燃性?
收集一小试管该气体,点火,观察到有明亮的火焰
该气体具有      
(3)该气体可能含有碳、氢元素吗?
点燃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内壁出现水雾;然后迅速将烧杯倒置,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该气体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含碳、氢元素
 
【反思】通过上述素材,谈谈你对灭火方法的新认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2011年上海,51题)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Ⅰ、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Ⅱ、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是________。
Ⅲ、符合启普发生原理的装置是________(填编号)。
②制取二氧化碳后剩余溶液的成分探究(假设二氧化碳已完全放出,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加反应):
甲、乙两同学分析认为剩余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钙,可能有盐酸。为验证是否含有盐酸,他们采用了不同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查找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试液
试液变红
有盐酸

取样于试管中,逐滴滴加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________
 
丙同学取样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由此得出和甲、乙一致的结论。甲、乙认为丙的实验设计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
③从剩余溶液中得到尽可能多的氯化钙固体。
同学们认为加入稍过量的________(填化学式),经________、蒸发等操作后即可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