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人们常用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和纯碱为原料制取烧碱,某小组同学按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请你参与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
(1)贝壳高温煅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溶液蒸发结晶得到固体C的过程中,常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
【问题与发现】该小组同学所得到固体C一定是纯净的NaOH吗?
【猜想与假设】根据反应原理,小组同学提出以下猜想:
①纯净的NaOH;②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③丙:NaOH和Ca(OH)2的混合物;
④NaOH、Na2CO3和Ca(OH)2的混合物。
讨论后,小组同学都认为猜想④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与验证】小组同学设计下列方案对猜想进行验证,请参与他们的探究并完成所缺内容。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实验一:取少量固体C,溶于适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 溶液变红 | 猜想①成立 |
实验二:取少量固体C,溶于适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足量__ | 无气泡产生 | 猜想②不成立 |
实验三:取少量固体C,溶于适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几滴饱和Na2CO3溶液 | ______ | 猜想③成立 |
【反思与评价】反思实验过程,实验一设计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北省枝江市九校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某班学生分三组分别做了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验证实验,如下图所示。
甲 乙 丙
实验结束后,老师取两份等质量的丙废液,分别与甲、乙废液混合。将甲废液与丙废液倒入烧杯A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将乙废液与丙废液倒入烧杯B中,有气泡产生。
请填空:
(1)甲废液与乙废液所含溶质的成分可能不同的是 (用化学式填空,下同)。
(2)烧杯A中沉淀的成分一定有 。
(3)另取少量丙废液样品,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未发现其他明显现象。
由此推测出,丙废液溶质的成分是 ,丙废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烧杯A的上层清液中溶质的成分一定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毕业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化学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洗涤剂能洗掉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
B. 铁制品表面生锈后,形成保护膜,会减慢锈蚀速度
C. 菜刀用后立即用抹布擦干防止生锈
D. 铝制锅盖不可以用钢刷擦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西省九年级中考押题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性质决定用途,下列性质与用途不相对应的是( )
选项 | 用途 | 性质 |
A | 氧气用于焊接技术 | 可燃性 |
B |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
C | 盐酸用于除铁锈 | 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
D | 浓硫酸用作干燥剂 | 吸水性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丹阳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A.干冰 B.盐酸 C. 氢气 D.聚乙烯
E.甲烷 F.硝酸钾 G.熟石灰 H.烧碱
(1)被称为最理想的“绿色能源”是___; (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________;
(3)常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 (4)常用于铁制品表面除锈的是______;
(5)农田施用的复合肥是__________; (6)常用于包装食品的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丹阳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由Mg粉和MgO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取该混合物10g,将其投入适量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A. 12g B. 24g C. 36g D. 4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海南省定安县九年级4月模拟(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根据下图结合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实验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实验中在设计上有一项明显不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东省等五校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农作物在缺氮的情况下,生长迟缓、叶色发黄。这时需施用的化肥是
A.KCl B.NH4HCO3 C.K2SO4 D.Ca(H2P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