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设计如下实验:
如图所示,在烧杯甲中装入蒸馏水,滴入几滴酚酞试,得到如无色溶液,在烧杯乙中装入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甲、乙罩在一起,几分钟后,发现甲中的溶液变成红色.
(1)同学们对甲烧杯中液体变红的现象进行了分析.
小雨:甲中滴入的酚酞要过一会儿才能变色,与乙无关,可能是蒸馏水或者是氨水使酚酞变红;
小月:乙的浓氨水中有肉眼见不到的微粒逸出,有些微粒进入甲,与酚酞反应,使溶液变红.
(2)为了证明小雨的分析是否成立,小蒙同学在原图所示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改进,采用了对比的方法,从而说明小雨的分析不成立,小蒙的改进方法是在大烧杯外放一些水
(3)小蒙同学还做了一个实验:用试管取少量浓氨水,向其中滴入几滴酚酞试剂并观察现象.小蒙做的实验的目的是证明氨水能使酚酞变红色
(4)实验结束后,证明大烧杯的空气中存在的氨分子的方法是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伸入大烧杯中,变成蓝色,证明存在氨分子.

分析 (1)根据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气和水会生成氨水进行分析;
(2)根据在大烧杯外放一烧杯水进行对比验证即可得出正确的结论;
(3)根据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显红色进行分析;
(4)根据实验室常用湿润的红色是蕊试纸检验氨气进行分析.

解答 解:(1)通过分析可知,甲中滴入的酚酞要过一会儿才能变色,与乙无关,可能是蒸馏水或者是氨水使酚酞变红;
(2)在大烧杯外放一烧杯水进行对比验证即可得出正确的结论,所以改进的方法是:在大烧杯外放一些水;
(3)用试管取少量浓氨水,向其中滴入几滴酚酞试剂并观察现象.小蒙做的实验的目的是:证明氨水能使酚酞变红色;
(4)实验室常用湿润的红色是蕊试纸检验氨气,所以实验结束后,证明大烧杯的空气中存在的氨分子的方法是: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伸入大烧杯中,变成蓝色,证明存在氨分子.
故答案为:(1)氨水;
(2)在大烧杯外放一些水;
(3)证明氨水能使酚酞变红色;
(4)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伸入大烧杯中,变成蓝色,证明存在氨分子.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考查的实验原理,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和题中的提示进行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小华同学用排水法收集了一大瓶沼气池中气体(图1中的A),为了弄清它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气体猜想】
猜想I:全部是CH4;    
猜想Ⅱ:是CO和CH4
猜想Ⅲ:是CO、CH4和CO2的混合气体;  
猜想Ⅳ:是CH4和CO2的混合气体.
【实验和推断】将A中的气体依次通入B、C后,在D处点燃.

(1)要将A中的气体通入后面的装置中,应选图2中的② (填序号)“注水装置”.
(2)若D处倒扣的是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出现浑浊,且B中无明显现象,则“猜想I、Ⅱ”可能成立;若D处倒扣的是干冷的大烧杯,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为“猜想I、Ⅳ”可能成立,另有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能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中一定含有CH4,理由是气体通过B、C装置时,会带入水蒸气;要排除这种干扰可采取的措施是在点燃前将气体先通过干燥装置.
(3)采取(2)中的排除干扰措施后:若D处分别倒扣干冷的烧杯和涂石灰水的烧杯,分别出现水雾和浑浊,且B中也出现浑浊,则证明“猜想Ⅳ”可能成立.
(4)为进一步确定(3)中沼气池中气体的成分,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研究(已知高温条件下,甲烷和氧化铁反应生成CO2和H2O).

实验测量D和E的质量反应后分别增加9.0g和12g,推测沼气池中气体的成分的组成为(假设混合气在C装置中反应完全)CH4和CO2的混合气体.
【反思评价】在上述实验中采用了对化学物质进行研究的常用两种方法为:定性法、定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厨房里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
(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A(填字母序号);
A.蔬菜              B.牛奶                  C.大米
(2)加钙牛奶中的“钙”是指元素(填“元素”或“分子”),幼儿及青少年身体中一旦缺钙,可能患有的疾病是佝偻病;
(3)下列物品中,属于天然有机材料的是C(填字母序号);
A.塑料        B.橡胶        C.棉花
(4)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壶中水垢的物质是食醋(填“食醋”或“食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为某化工企业生产流程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中氩气(Ar)作反应物
B.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为+3价
C.②中为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CO和H2的质量比为14:1
D.①中反应为:2FeTiO3+6C+7Cl2═2X+2TiCl4+6CO,则X为FeC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着火,不能用CO2熄灭.请你探究CO2与Na反应的产物.
【提出猜想】CO2与Na反应可能生成4种物质:C、CO、Na2O、Na2CO3
【查阅资料】①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O2、H2O等物质反应.
②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
③向氯化钯(PdCl2)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实验记录】
序号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解释
打开a,关闭b,由长颈漏斗注入稀盐酸A中产生大量气泡
E中出现浑浊
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当E中出现浑浊时,打开b,关闭a,点燃酒精灯D中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内壁附着黑色、白色固体
G中产生黑色沉淀
反应产物一定有C和CO
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反应产物还有Na2CO3
【实验反思】
①实验记录②中,E中出现浑浊,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空气的干扰.
②检验第4种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完全溶解,加入过量C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说明白色固体中含Na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用正确的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1个银原子Ag          
(2)2个碳酸分子2H2CO3
(3)3个硫酸根离子3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应该是怎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据报道,福建连江近几个月来连续出现由于毒藻蔓延引起的“赤潮”现象,使当地传统养殖业鲍鱼生产严重受损.导致这一海洋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
B.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C.白色污染
D.海水中氮、磷元素含量过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下面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所标示仪器的名称:a酒精灯,b试管.
(2)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收集装置是D;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
(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的二氧化碳可能不纯净,征得
老师的同意后,他们开展了以下的探究:
【查找资料】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的粉末,遇水后变成蓝色.
【提出问题】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可能含有杂质HCl和水.
【实验探究】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现象    结  论
白色的硫酸铜粉末变成了蓝色二氧化碳中含有杂质水
硝酸银溶液中产生了白色沉淀二氧化碳中含有杂质氯化氢
【反思与评价】F装置和C装置的位置能不能交换?不能,理由是会干扰二氧化碳中水蒸气的验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