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测定不同区域地段空气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提出问题]不同地段空气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是否相同?
[设计实验]
(1)选择测试试剂.原理:二氧化碳能与碱溶液反应
A.用蒸馏水、酚酞试剂、稀氨水配制的测试液,该测试液呈    色.
B.用蒸馏水、酚酞试剂、稀氢氧化钠溶液配制的测试液.
实验:用试管分别取10mL上述测试液,通过玻璃管向测试液中吹气,其中之一的溶液会很快褪色,另一溶液不褪色.不能褪色的测试液是(填编号A或B)   
(2)将得到的测试液应    保存在细口瓶中,贴上标签;
(3)测定不同区域地段空气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的实验方案:①用50mL注射器吸取10mL测试液,在测试地段抽气到50mL刻度处,用食指堵住注射器的吸入口,用力震荡注射器2~3分钟;②然后将注射器吸入口向上,小心将余气排出;③再重复上述操作若干次,直至注射器内测试液恰好褪色,记下抽气的次数.
[实验记录]
测试地段校园绿苑保持通风的刚下课的教室门窗紧闭的刚下课的教室校园运动场校门外交通主干道边
抽气次数13117125
[得出结论]在校内测量点测出空气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较多的区域是   
[反思质疑]能否根据实验记录,确定校门外交通主干道环境中二氧化碳含量一定最高?
[交流讨论]校门外交通主干道上有许多机动车辆通行,这是造成抽气次数最少的主要原因.使用汽油或柴油为燃料的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
        、含铅化合物和    等.因此,需要进一步通过实验,排除   
【答案】分析:(1)氨水显碱性,酚酞试液遇碱变红;从吹入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生成碳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考虑;
(2)从防止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考虑;
(3)[得出结论]:观察图表,抽气次数少的地方二氧化碳相对含量高;
[交流讨论]:从汽车尾气的成分考虑.
解答:解:(1)氨水显碱性,酚酞试液遇碱变红,所以用蒸馏水、酚酞试剂、稀氨水配制的测试液显红色;吹入的气体中主要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与碱性溶液发生中和反应,使测试液A褪色,而B无色可退.
故答案为:红;B;
(2)为防止测试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的测试液应密封保存.
故答案为:密封;
(3))[得出结论]:抽气次数少的地方二氧化碳相对含量高,观察图表可知校内测量点测出空气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较多的区域是门窗紧闭的刚下课教室;
[交流讨论]:汽车尾气中含有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含铅的氧化物和灰尘等,这些物质能否造成褪色,还要通过实验验证.
故答案为: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烟尘;上述物质能否造成溶液褪色.
点评:本题以实验设计的形式考查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阳光牌小包装“脱氧剂”成分为Fe粉、活性炭及少量NaCl、水.使用一段时间后,其中的Fe粉会转变成Fe2O3而变质.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使用过的阳光牌“脱氧剂”的变质程度(已变质的Fe粉占变质前Fe粉的质量分数),设计并进行如下探究过程.
[收集资料](1)Fe(OH)2在空气中可氧化成Fe(OH)3
(2)难溶性碱受热不稳定,可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实验探究]
实 验 操 作 实 验 现 象 实 验 结 论
①取食品包装袋中的“脱氧剂”一袋,将里面的固体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滤渣. 无   无
②取步骤①中的滤渣8.0 g,加入足量②
 
与滤渣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固体1.2 g.
若没有气泡产生. 证明固体①
 
若③
 
证明固体肯定含有④
 
③取步骤②中的滤液,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得到的固体经洗涤后转移到坩埚中,充分加热、冷却、称量,得到8.0 g Fe2O3(注:滤液中的Fe元素已全部转化为Fe2O3 无  确认固体含有⑤
 
[数据处理]请计算:该“脱氧剂”的变质程度 (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0?广安)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没有标签的淡黄色粉末,同学们对探究该粉末产生浓厚兴趣,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这种淡黄色粉末是什么?有什么性质和用途?
【查阅资料】①硫是淡黄色粉末,不溶于水;
②过氧化钠(Na2O2)是淡黄色粉末,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一种气体;在呼吸面具中和潜水艇里常用作供氧剂.
【提出猜想】淡黄色粉末可能是:a.硫; b.过氧化钠; c.硫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一】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是什么?
(1)取适量的该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产生气泡,证明猜想
a
a
不成立;
(2)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反应的试管中,木条复燃,说明产生
氧气
氧气

(3)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只得到无色溶液;向溶液中滴加
无色酚酞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观察到
酚酞试液体变红
酚酞试液体变红
,证明生成物中有NaOH;同时证明猜想
b
b
成立.
(4)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H2O═4NaOH+O2

【实践探究二】过氧化钠为什么能作供氧剂?大家讨论认为可能是CO2在常温下能与过氧
化钠反应有关,于是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探究.
实     验     操     作实 验 现 象
①将CO2从a口处通入装置内,再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装置b口处木条复燃
②取出充分反应后的固体生成物于试管中,往试管内滴加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气泡产生,
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CO2在常温下能与过氧化钠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2+2Na2O2=2Na2CO3+O2
2CO2+2Na2O2=2Na2CO3+O2

【交流比较】与我们学过的用KClO3或KMnO4制取氧气的方法相比,常选用过氧化钠作为呼吸面具和潜水艇的供氧剂的主要理由是(从两个不同角度回答):
反应在常温下进行
反应在常温下进行
反应消耗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反应消耗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岳阳)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的致密氧化膜.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铬(CrSO4).
[提出猜想]对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①:Cr>Al>Cu    猜想②:Cr>Cu)Al
猜想③:Al>Cr>Cu    猜想④:Al>Cu>Cr
[讨论交流]根据已学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和已查阅的资料分析,肯定不能成立的是猜想是
和猜想
 (填序号).
[实验设计及过程]请将表中的内容填写完整.
实 验 操 作 实 验 现 象 实 验 结 论
室温下,将大小相同并打磨光亮的铬片、铝片、铜片分别投入盛有体积相同、
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分数
相同的稀硫酸的试管中
铬片表面产生气泡缓慢
铝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铜片表面
无现象
无现象
猜想
(填序号)成立
[实验反思]
(1)将金属片投入稀硫酸前应先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
A
A

A.除去金属表面氧化物,有利于直接反应
B.使金属表面光亮,便于观察现象
C.使金属表面温度升高,提高反应温度
(2)有同学提出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还可以依据“金属与盐溶液是否发生置换反应”来判断.为了验证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括动性依次减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把甲放入乙的盐溶液中
②把乙放入丙的盐溶液中
③把甲放入丙的盐溶液中
你认为该方案中的
 (填序号)没有必要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厦门)某化学兴趣小组回收利用废旧干电池.
实验 1 回收填料中的二氧化锰和氯化铵
查阅资料:废旧干电池填料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锰、炭粉、氯化铵和氯化锌等,其中氯化铵、氯化锌可溶于水.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回收物质的流程如图1所示.
(1)操作 1 和操作 2 的名称都是
过滤
过滤
,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引流

(2)灼烧滤渣 l 的目的是
除去炭粉
除去炭粉

(3)己知滤液 1 中氯化铵和氯化锌的浓度相近.在某温度下蒸发滤液 1 时,大量的氯化铵晶体先析出,说明该温度下氯化铵溶解度
氯化锌的溶解度(填“<”、“=”或“>”).
实验 2 利用外壳回收物锌制取氢气及相关探究
(4)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己知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提供装置如图 2.
①应选择:发生装置为
B
B
(填编号),排空气法收集装置为
D
D
(填编号).
②若用排水法收集并测定气体的体积,气体从装置 B 导管口
b
b
(填“a”或“b”) 进;选用仪器 F 测量排出水的体积,仪器 F 名称是
量筒
量筒

(5)探究影响锌与稀硫酸反应快慢的因素.反应过程中,用前 10min 内收集的氢气体积比较反应的快慢.控制其他条件相同,进行下表四组实验,获得数据如下表.
验实号编 试剂 前 10min 内产生的氢气体积(mL)
不同纯度的锌 不同体积和浓度的稀硫酸
a 纯锌 30mL 30% 564.3
b 含杂质的锌 30mL 30% 634.7
c 纯锌 30mL 20% 449.3
d 纯锌 40mL 30% 602.8
①比较实验 a 和实验 b,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与同体积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含杂质的锌比纯锌反应速率要快
与同体积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含杂质的锌比纯锌反应速率要快

②为了研究硫酸浓度对反应快慢的影响,需比较实验
a
a
和实验
c
c
(填编号).
③控制其他条件相同,需控制的条件是
温度(或锌粒形状大小)
温度(或锌粒形状大小)
(例举一种条件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帮助整理化学实验室时,发现一瓶久未盖上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该小组同学对该瓶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浓厚的兴趣,决定研究并证明该瓶溶液是否变质.
[提出猜想]
猜想一:该瓶氢氧化钠溶液未变质.
猜想二:该瓶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
猜想三:该瓶氢氧化钠溶液
 

[初步证明]该小组的同学认为猜想一是
 
的(填“正确”或“错误”),其原因是:
 

[设计方案]同学们设计以下实验方案来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通过查阅资料可知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是生成碳酸钠.
实 验 操 作 实 验 现 象 实 验 结 论
取少量该瓶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
 
 
该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
[实验结论]
由以上实验可以证明,该瓶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请写出以上表格实验操作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要证明猜想二或猜想三是否正确,还需要进行或验证的实验是:
 
.(简单描述即可)
[拓展思维]
1.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
 
,因而氢氧化钠固体与生石灰混合后可用作某些气体的
 

2.所述可以得出,氢氧化钠的保存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