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探究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查阅资料)硫酸钡(BaSO4)白色固体,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盐酸、硫酸和硝酸。

(实验与探究)

内容

现象

实验解析

结论

实验一

_____

化学方程式是: K2CO3+H2SO4=K2SO4+H2O+CO2

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有__或有沉淀生成时,复分解反应可以发生。

实验二

_____

溶液颜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

__

实验三

产生白色沉淀

该反应的实质是: Ba2++SO42-=BaSO4

实验三结束后,某同学出于好奇,把实验三试管里的上层清液a倒入另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向清液a中逐滴滴加K2CO3溶液。在滴加过程中,发现先产生气泡,然后又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上述现象,请你判断原清液a中的溶质是_____

(拓展与应用)将稀盐酸Ca(OH)2溶液NaCl溶液Na2CO3溶液任意两种溶液相混合,写出能发生反应且有沉淀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答案】 有气泡产生 酚酞 SO42-(或硫酸根离子或硫酸根均可) 水(或H2O) HNO3和Ba(NO3)2(或硝酸和硝酸钡) Ca(OH)2+Na2CO3==CaCO3↓+2NaOH

【解析】【实验与探究】实验一:碳酸盐和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将稀硫酸滴入有碳酸钾溶液的试管中会有气泡产生;

实验二: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没有现象,可以借助指示剂判断反映的发生,酚酞遇碱变红色,在中性或酸性时为无色;酸碱中和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为水分子,反应中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没有改变,故填:酚酞;SO42-

结论:有三个实验可以看出,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有水或有沉淀生成时,复分解反应可以发生。

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钡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反应会生成碳酸钡沉淀,所以把实验三试管里的上层清液a倒入另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向清液a中逐滴滴加K2CO3溶液。在滴加过程中,发现先产生气泡,然后又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上述现象,请你判断原清液a中的溶质是HNO3Ba(NO32

【拓展与应用】氯化钠与另外三种物质交换成分没有气体或有水或有沉淀,所以不会反应;稀盐酸与Na2CO3溶液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无沉淀;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图中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测定含有杂质的镁带中镁单质的质量分数(杂质与酸接触不产生气体)。实验过程如下:

①取一段镁带样品,准确称得其质量为0.030 g;

②往量气管内装水至低于刻度“0”的位置,如图所示,(未装药品)装配好仪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稍倾斜试管,将用水湿润的镁带小心贴在试管壁上,塞紧橡皮塞;

⑤调整量气管液面,使两边的液面保持同一水平,记录量气管中液面位置;

⑥把试管底部略为抬高,使镁带与稀硫酸接触完全反应;

⑦待冷却至室温后,再次记录量气管中液面位置;

⑧算出量气管中增加的气体体积为23.96 mL;

已知: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混合后体积等于混合前各气体体积之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否用托盘天平称量0.030 g镁带样品________(不能”)。

(3)操作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⑦中再次记录量气管的液面位置时,试管中留有氢气,是否会影响实验最终结果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实际测得氢气的体积与理论值相比偏大,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把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剂质量一定不变

B. t2℃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 将t1℃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D. 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比法”是实验探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分析以下铁钉生锈实验的设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对比①②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对比②③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

C对比①③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

D对比①②③可以说明铁生锈必须水和氧气同时参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回答下列实验问题

(1)现提供下列装置

①上图C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

②实验室将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发生装置是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有______________开始收集气体

③实验室可以按照“B→F→F→真空气囊的装置顺序制取纯净的CO2气体,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个F装置盛放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第二个F装置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15%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有计算、称取氯化钠、量取水、溶解、转移。

①在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操作中可能导致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______(填序号)。

a.称取时将氯化钠置于托盘天平的右盘

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c.用已有少量水的烧杯溶解氯化钠

d.转移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请结合下图所示实验回答相应问题。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1)实验一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应称取NaCI的质量为____g,某同学在量取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这样会使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 ___6%(大于”,“等于小于”)。

(3)实验三是电解水的实验,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按照如图所示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向烧杯中逐滴滴入盐酸至过量,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

(3)实验后溶液pH__(小于”“等于大于”)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甲与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

B. t2℃时,30g甲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80g溶液

C. 甲属于易溶物质

D. 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芳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如图。A、B、C、D、E 是初中常见物质。且都含氧元素,各物质中均有某种组成元素的化合价与纵坐标的数值相对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B通常为无色无味气体,D的水溶液呈蓝色,请回答:

(1)物质C的化学式是_____

(2)D→E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B→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