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A和B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一个A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 B. D的化学式为H2O
C. 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为14:9 D. 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和D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的A~E是初中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按要求回答问题。
(1)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年3月5日台湾民进党政府宣布重启核电,而台湾是个地震多发的地区,可能重蹈2011年日本大地震引发重大核事故,并不顾民意的反对欲开放来自日本核灾地区的食品。
(1)核电站中核燃料铀或钚在中子的撞击下,原子核发生分裂,产生钡、氙、碘、铯、锶等原子和一些粒子及射线,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可用于驱动汽轮机发电。从物质的变化上看,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原子的变化上看,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震发生后因断电海水冷却系统停止工作,反应堆温度过高使水蒸气与钢壳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温条件下氢气和空气混合爆炸,这一爆炸过程属于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爆炸引起核泄漏,造成铯137(137是相对原子质量)散逸到空气中。铯的核电荷数是55,则铯的中子数是_______。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
A.科学、安全地利用核能 B.充分利用风能、地热能和太阳能
C.尽可能多使用石油、煤等化石能源 D.寻找可循环利用的生物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1)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的单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能生成_______;
(2)木炭、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化铜反应,反应中二者都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氧,发生氧化反应;
(3)实验室中用右图所示的装置验证CO、CO2的化学性质。a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b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一个钾原子:______; (2)氖气:________ ; (3)3个铁离子:_________ ;
(4)2个水分子:______; (5)碳酸:___________ (6)标出氯化铵中N的化合价: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的加热袋常用于野外加热食物。加热袋中的固体粉末含镁粉、铁粉和氯化钠,使用时向其中加入水袋中的水,即可产生大量热。实验小组针对放热过程中的反应原理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
常温下镁粉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且放热。
【进行实验】
同学们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模拟实验:分别取不同成分的固体粉末放入甲中,通过分液漏斗向其中均加入8 mL水,读取甲中所得固液混合物的最高温度,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时的室温为22.8℃)
实验序号 | A | B | C | D | E | F |
固体成分 | Mg | Fe | Mg+Fe | Mg+NaCl | Fe+NaCl | Mg+Fe+NaCl |
乙中现象 | 少量肥皂泡,难以点燃 | ______ | 少量肥皂泡,难以点燃 | 较多肥皂泡,点燃有爆鸣声 | 无肥皂泡 | 大量肥皂泡,点燃有爆鸣声 |
混合物温度 | 23.1℃ | 22.8℃ | 23.1℃ | 24.2℃ | 22.8℃ | 27.2℃ |
【解释与结论】
(1)实验B,乙中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2)实验A证明了镁粉与水能反应,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2H2O=____+H2 。
(3)使镁粉与水迅速反应并放热的最佳方法是向镁粉中加入_____________。
【反思改进】
(4)同学们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升高的温度没有达到食品加热袋的效果,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同学们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猜测,实验F中的反应结束后,甲中剩余固体混合物中仍然含有铁粉,检验其铁粉存在的的验方案为:取少量固体混合物________。
(6)从上述实验初步得出“NaCl溶于水没有热量的变化”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填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t3℃时,物质a的溶解度是50g
B. t2℃时,物质a、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升高温度能使不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 t1℃时50g水中加入15g的a物质充分溶解后得到65g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工厂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硫酸亚铁以及一定量的硫酸铜和硫酸钠。某校学习小组为减少污染以及回收有用物质,并利用氨碱法原理“制碱”,设计以下流程(除标注外,所加药品或试剂均过量,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根据相关要求回答问题
(1)最终获得的产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若向步骤②所得的滤液中滴加1-~2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_______色;
(3)写出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①⑥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有_________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食品包装袋中常用脱氧剂。某化学兴趣小组将脱氧剂封口打开,将其倒在滤纸上,观察到脱氧剂大部分为黑色粉末,其中还夹杂着少量红色粉末。
【提出问题】该脱氧剂中的黑色、红色粉末各是什么?
【提出猜想】黑色粉末可能含炭粉、铁粉、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红色粉末可能含有氧化铁、铜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取少量脱氧剂粉末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 粉末几乎全部溶解,只有少量黑色粉末未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成黄色 |
② | 取实验①的残渣灼烧,将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上方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得出结论】由实验①②可知,脱氧剂中黑色粉末肯定含_____________。脱氧剂中的红色粉末肯定不含_________,肯定含________;写出步骤①中溶液变黄这一现象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小明认为铁生锈时会消耗氧气,因此可用此脱氧剂(实验室可滴几滴水)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所示。集气瓶的实际容积是150mL,量筒内盛1OOmL的水。当量筒内水面不再变化,且温度回复至室温时,读出水面在73mL刻度处。由上述实验数据可以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本实验的测量结果与理论值不一致,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