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校研究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
【步骤1】用5个规格相同的塑料矿泉水瓶分别收集1瓶空气、1瓶CO2以及3瓶空气和CO2的混合气体(CO2含量分别为10%、20%、30%),并用带温度计的胶塞塞紧瓶口;
【步骤2】把上述装有气体的矿泉水瓶放到白炽灯下照射,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实验数据记录如右表所示。请分析右表,回答下列问题:

(1)本次实验的目的是:                  
(2)根据本次活动的研究目的,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本次活动的上述数据推测,在相同条件下,当CO2含量为25%时,温度达到25.4℃需要的时间范围为                min。
(1)探究白炽灯光照条件下空气中CO2含量对空气温度的影响  (2)空气中CO2含量越大空气的温度越高或光照的时间越长空气的温度越高  ⑶2 ~3(不包括2 min和3min)
分析:本题是通过不同CO2浓度下的气体在相同光源照耀下的温度变化,探究CO2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实验设计中设置不同的对比组,这样就会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
解答:解:实验通过五组气体的相同光源照耀下在相同的时间内温度的变化分析,所以在分析实验的目的时就要考虑为什么要设置不同浓度的气体、为什么关注温度、为什么要设置时间要求,通过这样问题的思考,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想通过实验看不同浓度的CO2造成大气的温度的变化的影响以及影响大小,这样时间目的就明晰了:探究白炽灯光照条件下空气中CO2的含量(指体积分数)对空气温度的影响.
而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形成这样的结论:空气中CO2含量越高,空气的温度升高也就越快.有人可能从同一横行分析,得出光照时间越长,空气的温度也就越高.如果是为了得到这样的结论,我们的实验也就不必要设置那么多对比组来对照了,也就更不必要设置不同CO2的含量的对比了.所以该结论不是我们要获取的结论.
根据分析,CO2含量越高,温度升高也就越快.所以CO2在25%的气体达到25.4℃所用时间一定要比20%的用的时间短(20%的达到25.4℃用时不到3min),而比30%的用时要长(30%的达到25.4℃用时超过2min),所以25%的用时在2~3min之间.
故答案:
(1)探究白炽灯光照条件下空气中CO2含量对空气温度的影响.
(2)空气中CO2含量越高,空气的温度升高越快.
(3)2~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请你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以下现象.(4分)
  (1)妈妈在厨房里炒菜,我在窗外就闻到了香味.
(2)如右图所示,用两支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哪支容易推压?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7分)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
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积,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
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①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      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③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该气体        (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④若某同学实验时发现:最终倒流的水低于1刻度处,则可能的原因是                                               (写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A、B、C三只小烧杯内分别依次盛有一定体
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右图
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B.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C.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浓氨水易挥发,氨气易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甲、乙两小组同学分别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做兴趣实验。

(1)甲组实验:
① 在A装置的锥形瓶中加入大理石,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 连接A、B装置,打开a、c,关闭b,向B中集气瓶内充入气体,检验集气瓶中气体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③ 关闭a、c,打开b,用冷毛巾捂住B中集气瓶,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乙组实验:
【资料】氯化氢气体和氨气均极易溶于水,且两者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铵(NH4Cl)。
在c右端的导管口套一个气球,在A的锥形瓶中放入浓盐酸,向长颈漏斗中注入浓硫酸,有HCl气体产生,待A中的空气被排净后,连接A、B装置,打开a、c,关闭b,气球微微鼓起。产生HCl气体的原因是_____。
② 关闭a,将A中的药品替换为NaOH固体和浓氨水,待A中的空气被排净后,连接A、B装置,打开a,一段时间后关闭a,B中集气瓶内有白烟产生。冷却至室温后气球恢复原状。关闭c打开b,B中导管内的液面无任何变化。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探究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四组实验,胶头滴管盛装的是液体,烧瓶中盛装的是气体、固体或液体,当胶头滴管滴几滴液体后,能观察到气球变大的实验组合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右
图所示),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试管内外
A.温度差B.重力差C.压强差D.浮力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小华是个非常爱动脑的同学,做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时,小华观察得非常仔细,以下是他们小组观察、记录并思考的一些问题:
(1)电解水时,通常要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目的是      
(2)经过溶液的学习后,小华明白了不是所有的溶液都能导电的道理,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振荡后能导电的是(      )
A.蔗糖B.植物油C.高锰酸钾D.碳酸钠
(3)溶液能否导电是由溶质在溶剂中分散的微粒不同而决定的,能导电的溶液是因为这些溶液中溶质以      (填“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这类物质在溶剂中的分散过程可简捷地用电离方程式来表示,如硫酸在水中的分散过程可简捷地用电离方程式H2SO4==2H++SO42-米表示,那么氢氧化钠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            
(4)若某氢氧化钠溶液中钠离子和水分子的个数比为1:20,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不要求计算过程)
(5)做氯化钠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时,小华不仅看到灯泡亮了,还观察到与电解水相似的现象:两根石墨电极上都出现了气泡。这激发了小华探究气泡成分的欲望。请你一起参与小华的探究活动吧!
【提出问题】氯化钠溶液通电时石墨电极上分别生成了什么气体?
【查阅资料】Cl2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温下1体积水能溶解2体积Cl2
【提出假设】假设1: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氢气和氯气;
假设2: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氧气和氯气;
假设3: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氢气和氧气。以上假设的依据是       
【设计实验】小红决定用电解水的装置重做氯化钠溶液的导电性实验。
【进行实验】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分别收集氯化钠溶液通电
时两个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收集证据】观察气体颜色,刚燃着的木条检验收集到的无色气体,
发现氯化钠溶液在通电条件下产生了两种气体。
【实验分析】若一支试管中收集剑的气体为黄绿色,另一支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能支持燃烧,则假设       成立:若两支试管内收集到了两种不同的无色气体,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证明假设l成立,并且氯化钠溶液通电时还生成了氢氧化钠,请写出氯化钠溶液通电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__。
【反思与评价】联想电解水的实验,你认为在电解水时      (填“可以”或“不可以”)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溶液,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某科技活动小组为了制取SO2,查阅资料发现,产生SO2的途径很多。在老师指导下,他们根据实验室条件,选取足量锌与适量的浓硫酸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Zn+2H2SO4(浓)=ZnSO4+SO2↑+2H2O。反应一段时间后,老师指出还可能生成另一种气体。同学们都很好奇,这是什么气体呢?请你根据锌的化学性质,推断此气体可能是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该实验,你对物质变化规律,会有什么新的认识?你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