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原子______ (2)碳酸根离子_______
(3)正二价的钙元素______ (4)2个氢分子_______
【答案】2N CO32- 2H2
【解析】
(1)原子的表示方法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氮原子,就可表示为:2N;
(2)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1个碳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碳酸根离子表示为CO32-;
(3)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正二价的钙元素,故可表示为:;
(4)分子的表示方法是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2H2。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水厂将浑浊的湘江水净化成自来水,并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
(2)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2,此操作的作用是_____待处理的水应该从____端通入(填“a”或“b”),理由是_________。
(3)取少量的液体D于试管中,滴入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的浮渣产生,说明此液体为_____(填“软水”或“硬水”),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软化硬水。
(4)通过操作3可以得到净化程度较高的蒸馏水,操作3的名称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探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1)按图甲装好药品,连接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2)加热一段时间后,灰色铁粉逐渐变黑,吹泡器连续吹出气泡,且气泡向上飞起;用燃着的木条靠近气泡,能产生爆鸣。该气体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同学们讨论后认为: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固体是“铁的一种氧化物”,玻璃管内的黑色固体中还可能含有“过量的铁”。
【查阅资料】铁有三种氧化物(FeO、Fe2O3、Fe3O4),其中FeO接触到空气会立即由黑色变为红棕色;铁的三种氧化物都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倒出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平铺于白纸上 | 黑色固体不变色 | 黑色固体中一定没有____(填物质名称) |
取上述黑色固体少许,装入试管,加入足量____溶液 | ________,且有红色固体出现 | 黑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学科,网 |
【探究结论】铁与水蒸气发生置换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拓展创新】同学们利用微型仪器“长柄V形玻璃管”改进了图甲装置,设计出图乙装置,并分别选用湿棉花、湿粉笔、芦荟叶、芭蕉茎、氢氧化镁、氢氧化铜等作为供水剂,实验都获得成功。
①甲、乙装置相比,乙装置有很多优点,请你写出一条:__________。
②分析上述供水剂的供水原理,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疏松、多孔的物质,有良好的吸水和保水性能
B.新鲜的富水植物,在受热时水分容易释放出来
C.本身不含水的固体物质,不能用作供水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将充满CO2并附有干燥石蕊小花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蒸馏水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试管内液面上升
B. 试管内溶液变红色
C. 该实验可以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D. 该实验可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选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制取CO2时,只能选用装置D收集CO2的理由是什么_______?
(3)若用装置B和装置F来制取H2,请将图补充完整。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规范使用仪器是实验成功的保障,结合下图中的仪器回答问题
(1)可作热源的是________(填序号),若给仪器E中加入块状固体,则应先将该仪器_______(填“平”、“立”或“斜”)放
(2)若用A和D进行过滤操作,还必须用到图中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填名称)
(3)若某气体只能用F装置收集,则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且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雨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1)A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操作①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__________和玻璃棒.
(2)操作②过程主要是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小雨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产生较多浮渣,液体D是_____水。
(4)经过操作③以后,小雨重复上述实验(3),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2.5克该样品与0.5克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后(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物质量,重复上述操作,记录数据如下表:
加热时间 | T1 | T2 | T3 | T4 |
剩余物质量 | 2.12 | 2.08 | 2.04 | 2.04 |
①加热到T2时间后,氯酸钾是否已经反应完全?_____
②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一个“珠漏”,A首先漏下,A﹣F分别代表6种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氧气、木炭、碳的某种氧化物、铁、四氧化三铁、硝酸银。珠子漏下的规律:
①相对分子质量第二大的第一个漏下;
②先漏下的珠子带动下一颗相互间能反应的珠子漏下,从而实现按A﹣B﹣C﹣D﹣E﹣F的顺序漏下。
(1)请写出以下物质的化学式A_____E_____。
(2)“碳的某种氧化物”是_________,它是A~F中的_________。
(3)请写出B与C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