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鉴别的是(  )
A.HCl  CuCl2  NaNO3  Na2SO4B.BaCl2  Na2CO3  HCl  (NH42CO3
C.FeCl3   HCl  NaCl   NaOHD.Na2CO3  Na2SO4   HCl   H2SO4

分析 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把其它没有确定出的物质确定出来;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

解答 解:A、CuCl2溶液呈蓝色,首先鉴别出蓝色的CuCl2溶液;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B、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Na2CO3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化钡;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NH42CO3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
C、FeCl3溶液呈黄色,首先鉴别出黄色的FeCl3溶液;把FeCl3溶液与另外三种溶液混合,出现红褐色沉淀的溶液为NaOH溶液;剩余两种溶液为HCl、NaCl溶液,再将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滴加至红褐沉淀中,能使沉淀消失的是盐酸,无明显变化的是NaCl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
D、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只有盐酸、硫酸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时产生气体,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故选:BC.

点评 解答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时,若选项中有带色的离子,首先鉴别,然后再鉴别其它的物质;若都没有颜色,可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鉴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01020304050
溶解度/g13.320.931.645.863.985.5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将50℃时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有(填“有”或“没有”)晶体析出.
(2)20℃时,在131.6g 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31.6g K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所示的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小于$\frac{1}{5}$ 的原因可能是(只答一条):装置漏气.
(2)实验B: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飞溅.
(3)实验C: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的熔化物溅落时炸裂瓶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下图是关于铁化学性质知识网络.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A,写出A的化学式Fe3O4
(2)写出防止铁生锈的一种方法在铁制品表面涂一层油漆.
(3)若要证明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只需选用Fe、Ag和X溶液三种试剂,X是硫酸铜溶液,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
(4)若X为稀硫酸,向Fe和X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有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对滤渣和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分析正确的是BC.
A.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和ZnSO4        B.滤渣中含有Fe
C.滤液中一定含ZnSO4,可能含有FeSO4     D.滤渣中一定含有Zn和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B.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1:2
C.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
D.在降温加压条件下,氢气变为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甲是实验室常用部分仪器:

(1)指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④长颈漏斗;
(2)小李同学选择仪器制取并收集氧气,已知他使用了仪器①③⑤⑥,那么他还需要使用上图仪器中的⑧⑨(填序号);该发生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把导管的一端浸在水里,用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水进入导管形成液柱,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如图乙铁丝的燃烧在集气瓶底留有少量的水,其目的是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3)小张同学正在收集一瓶CO2,不知是否收集满了,其验满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已收集满,证明CO2已收满.
(4)某兴趣小组选用上述仪器,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锌粒反应完后,发现还有较多的灰黑色固体物质,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得到该灰黑色固体的操作方法是过滤.
(5)工业常需分离H2、CO2的混合气体.某同学采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也能达到分离该混合气体的目的.操作步骤如下:①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混合气体,可收集到H2气体.②然后,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填操作),又可收集到另一种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2个铝原子:2Al;
(2)构成物质的微粒有:A.原子;B.分子;C.离子.试判断构成下列物质的微粒,并用相应的序号填空.
①二氧化碳:B;    ②硫:A;  ③氯化钠:C.
(3)如图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①由图甲可知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32.9.
②如图丙与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B(填字母),铯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形成Cs+(用化学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是甲、乙、丙(均不含结晶水)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4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A>B>C(物质间用“>”连接);
(2)将3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冷却到20℃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关系是:C<A<B(物质间用“<”连接);
(3)现有一定质量的B溶液,将该溶液在50℃下恒温蒸发10克水后析出了2克B晶体,再恒温蒸发5克水后,又析出了2克B晶体,则B物质在50℃时的溶解度是:4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金属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研究金属的性质可以更好地利用金属.
(1)铝、铁、铜是常见金属.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②(填序号).

(2)“淬火”是金属热处理常用的方法.宝剑淬火过程中,铁在高温下和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另一种气体单质,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气)$\frac{\underline{\;高温\;}}{\;}$Fe3O4+4H2,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