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生命吸管”可直接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主要处理步骤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相似,如下图所示:(③中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作用是去除重金属离子、软化水质)

(1)②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④中超滤膜的作用是__________

A.去除有害菌和部分病毒

B.吸附杂质

C.除去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2)若无生命吸管,取用河水时,要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生活中常采取___________方法。

(3)下列图标表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___________

【答案】BA煮沸B

【解析】

(1)由净化水的过程可知,其中步骤①的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作用是吸附杂质,④中超滤膜的作用是去除有害菌和部分病毒;

(2)若无生命吸管,取用河水时,要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生活中常采取煮沸方法

(3)A、图中所示标志是节能标志,故选项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节水标志,故选项正确;C、图中所示标志是回收标志,故选项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当心火灾,故选项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时,向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甲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请写出该中和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1)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甲同学: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

猜想二:乙同学: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

猜想三:丙同学:___________

甲、丙两位同学经过讨论后觉得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两位同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设计并进行实验:

①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甲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pH______(填“>”“=”“<”7

猜想一不成立

②请设计另一个实验(与甲同学方案不同)方案,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并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

_______

猜想三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②的名称_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选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B装置中固体为锌粒,②中加入_______试剂可制得氢气,要获得干燥的氢气,应先将气体通过盛有______D装置,再用E装置收集,气体应端通入________(选填“a”“b ”)

(4)实验室可用B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C相对于B装置的优点有_____

(5)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同学在协助老师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液体(如图)(温馨提示:标签上的5%表示该混合物中主要成分所占的质量分数).他们对此瓶无色液体是什么产生了兴趣,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1)[大胆猜想]猜想一:水 猜想二:过氧化氢溶液

小组同学对标签又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分析,他们一致认为猜想一不合理.理由是_____

(2)[设计方案]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出如下探究方案:

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该液体,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3)[实验与事实]按上述方案进行实验,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4)[结论与解释]①以上事实证明猜想_____是正确的;

②产生气体的反应可用化学表达式表示为_____

(5)[反思与评价]

为避免在今后的实验中出现标签残缺的情况,在倾倒液体时应注意_____

(6)[拓展与迁移]根据探究结果,重新贴好标签.标签上化学式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价(已知氢元素显+1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图所示,请回答:

150,乙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

2)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_________

3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黑火药由硝酸钾、硫磺和木炭组成,爆炸时主要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横线上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

2)黑火药制作的烟花燃放时,产生的空气污染物有、_______(固体和气体污染物,各填一种)。

3)硝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生成24g氧气需硝酸钾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回答:

(1)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______

(2)t3℃时,将60gB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

(3)P点所表示的B物质的溶液为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欲将t1℃时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任写一种)。

(4)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3℃(忽略水的蒸发),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初中化学部分重要的实验或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A实验烧杯中冷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B实验中丙烧杯里盛放的物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3)C实验如果实验数据小于21%,可能原因是_______(写出一点)。

(4)D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课外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

友情提示:使用分液漏斗时,可通过开启、关闭活塞控制液体的流入,同时防止装置漏气。

1)若打开止水夹K1,关闭止水夹K2,从长颈漏斗向装置C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通过分析A中的现象可证明C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

2)若打开止水夹K2K4,关闭K1K3,从长颈漏斗向装置C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_____现象时,证明ECO2已集满.关闭止水夹K2K4,打开K3,从分液漏斗向E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该实验中,能证明CO2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_____。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