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中甲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乙、图丙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和p′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匙内所装红磷或木炭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B.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是由燃烧放热造成的
C.图乙曲线图说明红磷燃烧的生成物是气体
D.由图丙可推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小茗同学采用了如图所示装置: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
(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_____。
(2)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3)小茗同学测得结果如下表所示:
反应前注射器气体总体积 |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
25mL | 22mL |
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填“>"、“=”或“<”)21%。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填序号)。
①没有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
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
③加入铜丝量太少
④加入铜丝量太多
(4)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学到的测量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的方法是_____。
(5)实验中的一些原因或者装置本身可能导致实验失败,请列举一条: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家在环境问题上提出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例如将燃料进行如下循环: ,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
A. (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B. 均为化学变化
C. (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D. 均为物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镓是一种奇妙的金属,硫化镓是制作二维超薄半导体的材料之一。如图 1、如图2分别是硫元素和镓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3、如图4分别是硫原子和镓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如图中x的数值为_____. 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
(2)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 4个镓原子___________2个硫离子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的重大突破。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制取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生成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
B.该反应前后有三种含氧元素的化合物
C.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质量比为22:3
D.乙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操作流程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A的名称为_____,操作X的名称是_____,操作X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
(2)生活中可用_____来检验自来水是不是硬水,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
(3)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杀菌消毒,该过程发生_____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见下表。制取结束后,将剩余固体用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回收二氧化锰固体,并得到氯化钾溶液200g。
加热时间/min | 0 | t1 | t2 | t3 |
固体质量/g | 26.0 | 23.4 | 16.4 | 16.4 |
(1)共制得氧气质量为_____。
(2)求理论上可回收二氧化锰的质量。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索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1)第3周期(橫行)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_(填元素名称,写出一种即可),其阳离子是_____(填离子符号);
(2)第11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索组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3)在元素周期表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索,其原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_(填选项字母);
A C和N
B Na和Mg
C A1和Si
D O和S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时。发现试管中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有气泡不断冒出,于是同学们得出“木炭和氧化铜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的结论。
小明同学提出如下质疑:
①木炭在高温下与试管内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也能产生二氧化碳,那么,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不能说明二氧化碳一定是木炭和氧化铜反应产生的。
②石灰水中不断有气泡冒出,是什么气体呢?
根据小明的质疑,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碳能否与氧化铜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设计实验)同学们将上述装置进行改进,设计了如甲图装置进行实验:
(主要实验步骤)
(1)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在硬质玻璃管中装入氧化铜和木炭粉的混合物,集气瓶中放入足量澄清石灰水。
(3)通入一会儿氮气,目的是_____。再加热,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是_____,观察现象。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碳能与氧化铜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探究二:石灰水中不断冒出的是什么气体?
(猜想和假设)猜想一:CO2 猜想二:CO 猜想三:_____。
(查阅资料)CO气体能使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
(设计实验)根据各自的猜想,他们共同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装置A中放入一定比例的木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B、C中均放入澄清的石灰水,且B中石灰水保证足量,D中放入湿润的氯化钯试纸。
(现象与分析)
现象 | 结论 |
_____。 | 猜想三正确 |
(反思)
(1)同学们对CO产生的原因进行了
①原因一: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发生反出产生CO;
②原因二:反应C+2CuO2Cu+CO2↑中的一种产物和反应物木炭又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CO;
请你从原因一、原因二中选择其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存在此原因的化学反应原理_____。
由此,同学们想到乙图装置设计中存在缺陷,改进方法是_____。
(2)上图装置乙中B瓶中放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完全可以吸收装置A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为什么B瓶中冒出的气体还含有二氧化碳呢?同学们经过讨论认识到:A中溢出的气体气流比较急,且导管较细,部分生成的二氧化碳未与石灰水反应,便在气流的作用下溢出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