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在进行实验操作常用到下列基本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操作①和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相同的

B. ①④⑤组合可以完成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

C. 在进行操作⑤时,将水全部蒸发后停止加热

D.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在操作③时,若俯视读数,会使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答案】B

【解析】

A、操作①和⑤分别是溶解、蒸发操作,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故A错误;

B、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①④⑤组合可以完成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故B正确;

C、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故C错误;

D、在操作③时,若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D错误。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依据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①两个氮分子:2N2②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臭氧分子:3O;③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S;④两个铁离子:2Fe3+⑤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2O;+2价的镁元素:Mg2+。其中正确的有(  )

A. ②④⑤ B. ①④⑤ C. ①③⑤ D. ①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航天飞机曾用金属铝粉和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作固体燃料,加热铝粉使其被氧气氧化,放出大量的热,促使混合物中高氯酸铵受热分解,同时生成四种气体:两种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一种气体是氯气(Cl2),还有一种气体是水蒸气,因而产生巨大的推动力,试写出其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铝粉被氧气氧化成氧化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氯酸铵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某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请填空:

(1)实验1采用了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

(2)实验1中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2是在实验1的基础上设计的创新改进实验,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第 (填序号)号棉球先变色,通过此现象可获得关于二氧化碳的另外一条性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探究铁的冶炼相关问题,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如是工业炼铁的主要装置

(1)图中设备的名称是________

(2)工业炼铁在生产过程中需将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 。加入的焦炭作用__________________,所得产品生铁的含碳量为________

(3)写出以赤铁矿为原料在高温下制取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下如图为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装置图:已知B装置中的液体为过量的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混合液,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能力比氢氧化钙强。如果实验成功,请回答下列问题:

(4)图中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

(5)实验过程中的现象:A________ 、B________

(6)该实验的操作步骤:________。(填序号)

a.点燃A处酒精灯 b.通入CO气体 c.停止通入CO气体 d.熄灭酒精灯

(7)兴趣小组同学们采集了用热分析仪记录的COFe2O3进行反应时的有关数据,并得到固体质量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已知原固体质量为48.0g,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分析,写出B点时固体成分的化学式________

②若A点生成物为一成分固定的化合物,请确定其化学式是 _______

(8)若某同学实验中,发现吸收的二氧化碳质量为0.55g。则仪器①中固体减轻的质量为________g。

(9)实验装置图中采用虚线框内的装置,其作用 ______(填序号字母)。

A.收集一氧化碳 B.吸收二氧化碳 C.检验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海水淡化后母液中含有的氯化镁和海边盛产的贝壳主要成分,制取金属镁,生产大致流程如图所示:

(1)请写出母液中氯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操作a的名称是 ______,步骤 ③加入的物质是_____

(3)工业上常以氯化镁为原料,电解就可以生产金属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海水制镁过程中没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强同学经过查阅资料得知:铝丝和铁丝一样,也能在氧气中燃烧,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你结合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集气瓶底预先铺少量沙子的目的是________

(2)铝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________

(3)用正确方法引燃铝丝,伸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后,未观察到铝丝发生剧烈燃烧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查阅资料得知:人呼吸中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如表所示:

气体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X

78%

75%

Y

21%

15%

二氧化碳

0.03%

3.68%

0.02%

5.44%

其它

0.95%

0.88%

①请你判断:表中X是________,Y是________

②欲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其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钢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I.铁的应用

(1)下列铁制品的利用与金属导热性有关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铁钳 B.铁锅 C.刀具

(2)“纳米α-Fe粉”可用于食品保鲜,称为“双吸剂”,因为它能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_

II.铁的冶炼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以赤铁矿为原料,在高温下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高炉炼铁中,焦炭的作用除了可以生成一氧化碳外,还能_______

Ⅲ.实验探究炼铁原理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工业炼铁的原理,并探究CO与Fe2O3反应后的产物。

(查阅资料):

①草酸(H2C2O4)固体与浓硫酸混合加热会产生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

H2C2O4 CO2+CO+HO

②NaOH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③ 浓硫酸是一种常用的干燥剂。

于是他设计了下图的实验装置,结合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装置C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装置E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从实验操作程序和实验安全看,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先加热__________(填A或D)处。实验结束应先停止加热该处,这样做的目的除了可防止生成的铁被氧化,还可以起到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该装置设计有一个明显缺陷,你认为是_________

(5)实验时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纯净的Fe2O3固体按上图进行实验,当D中固体全部变黑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直到玻璃管冷却。将得到的黑色固体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但无气泡产生。

(查阅资料):a. 铁的氧化物在足量的稀盐酸中均能全部溶解,但无气泡产生。

b. Fe2O3与CO反应的固体生成物可能情况如下:

根据“无气泡”猜想,黑色粉末可能是:① Fe3O4 ;②__________ ;③Fe3O4 和Fe O

(6)定量分析 用电子天平称量得部分数据如下:

玻璃管质量

玻璃管及其中固体的质量

装置E及其中物质的总质量

反应前

28.20 g

37.80g

300.0 g

反应后

37.48 g

300.8 g

根据上述数据,纯净的Fe2O3固体质量为_______ g,请选择有效的数据,推断出反应后黑色固体的成分 _____________, 根据推断结果,写出该实验中玻璃管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探究实验装置:

(提出问题)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产生的气体有三种情况:①CO;②CO2;③________

(设计方案)实验前后分别对试管和烧杯里的物质进行称量,数据设计如下

称量对象

反应前质量

反应后质量

质量差

试管+固体混合物

M1

M2

△m1即(M1﹣M2

烧杯+澄清石灰水

M3

M4

△m2即(M4﹣M3

(1)若△m2=0,说明反应产生的气体不能被澄清石灰水吸收,则猜想_____(填“①”、“②”或“③”)成立。

(2)若猜想②正确,理论上△m1与△m2的关系是:△m1_____△m2(填“>”、“<”或“=”)。

(实验并记录)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称量对象

反应前质量

反应后质量

质量差

试管+固体混合物

69.89g

65.49g

△m1

烧杯+澄清石灰水

118.9g

122.6g

△m2

用以上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应该是猜想_______(填“①”、“②”或“③”)成立。

同学们对CO产生的原因进行了

原因一: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发生反应产生CO,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原因二: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中的一种产物和反应物木炭又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CO,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反思与评价)经查阅资料知道: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CO2气体,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本次实验结果与资料显示不一致对其可能原因有同学提出下列分析,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填字母)。

A.装置漏气 B.生成的CO2部分与过量的C反应生成了CO

C.澄清石灰水吸收CO2效果不好 D.装置内还有CO2气体未被吸收

按本装置进行实验,待反应结束,先将导气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关闭止水夹,让产物自然冷却。若不关闭止水夹,可能出现的问题是________

(定量分析)6克碳与一定质量的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完全被足量的石灰水吸收,可得到沉淀________克。(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