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图2中的A、B、C、D表示四种物质,在高温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

(1)每个A分子是由_________构成的;

(2)反应后,生成D和C两种粒子的个数比为____

(3)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

a.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c.B和C属于氧化物

d.A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答案】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 3:1 cd

【解析】

解: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H4+H2OCO+3H2;(1)每个A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

(2)由方程式可以看出生成DC两种粒子的个数比为3:1;

(3)a、BC分别是H2OCO,所以两者属于氧化物,a正确;b、根据方程式CH4+H2OCO+3H2中反应前后的物质情况可知碳和氢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但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b错误;c、根据方程式CH4+H2OCO+3H2中反应前后的分子个数情况可知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c错误;d、ACH4,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25%,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研究小组对蜡烛(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设计图1所示实验,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请推测靠近三通管_____(填“上口”或“下口”)的火柴火焰熄灭,理由是__________

(2)某同学用大烧杯将高低2支燃烧的蜡烛罩住(如图2所示),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

(提出问题)导致高的蜡烛先熄灭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假设1:可能是高蜡烛火焰附近的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导致其先熄灭;

假设2:可能是高蜡烛火焰附近的氧气浓度过低导致其先熄灭。

(设计实验)甲同学按图2装置进行实验,点燃蜡烛,用大烧杯罩住。一段时间后,发现贴在烧杯内上部的滤纸条先褪色(石灰水能使酚酞变红,碳酸钙不能使酚酞变红),说明此时高蜡烛附近的二氧化碳浓度比低蜡烛附近的二氧化碳浓度_____(填“高”或“低”)。

(3)为进一步验证假设1,乙同学收集一瓶含20%氧气和80%二氧化碳的气体,将点燃的蜡烛慢慢伸入瓶中并密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慢慢熄灭,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假设1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

(4)丙同学使用传感器测得密闭装置内蜡烛从燃烧到熄灭的过程中(80 s时蜡烛熄灭),装置内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3。则可得出蜡烛燃烧的条件是______

(5)结合已有知识和上述实验分析,乙同学的实验中,蜡烛完全熄灭后瓶内含有的气体有_____ (至少填三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及其氧化物性质的应用。

(1)如图所示,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红棕色消失,说明木炭具有_____能力,其原因是木炭具有_____的结构。

(2)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应使用碳素墨水,原因是_____

(3)将一定质量的金刚石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固体全部消失,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将生成的产物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充分吸收并测定其质量,当金刚石的质量恰好等于_____时,则可证明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4)在实验室里,检验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石灰水,而吸收二氧化碳常用氢氧化钠溶液,理由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铁的化学性质,某学习小组做了如图甲所示实验。他们观察到试管a中铁粉全部溶解,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呈①____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____;试管b中有③______色固体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④_____。为进一步确定试管a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和试管b所得固体的组成,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1)试管a中的溶质成分:猜想一:FeSO4;猜想二:⑤______

(2)试管b中固体的组成:猜想三:Cu; 猜想四:Fe和Cu。

(实验探究)甲图所示实验结束后,将试管a、试管b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如乙图所示),他们惊奇地发现烧杯内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

(总结交流)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上述猜想中正确的是⑥_______

(拓展探究)某混合溶液由硫酸铜和硫酸溶液组成。上述小组同学取192.4g该混合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往其中加入33.6g铁粉,充分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测得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4g。计算:

(3)原混合溶液中H2SO4的质量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原混合溶液中CuSO4和H2SO4的质量比______

(5)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 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最终制得蒸馏。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经过操作①所得溶液C仍浑浊,原因可能是_____(写 一种即可)

(2)经过操作②后,液体由有色变为无色,所以此过程加入了_____,利用了该物质的_____(填“物理性质”或 “化学性质”) 。

(3)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少量泡沫和大量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_______操作③的名称是________,生活中还可用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实验:(图中插入集气瓶内的四朵纸花是用石蕊浸泡过的干花)

(1)为保证实验成功,必须将盛放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正放,其原因是____。实验①②的目的是_______

(2)请描述出集气瓶中③④两处的实验现象________

(3)通过上述实验探究可得出的结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为______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2)图中a点对应的甲溶液是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当温度为t3℃时,要将质量分数为20%的甲溶液100g变成饱和溶液,需要加入_______g甲固体(不含结晶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实验室炼铁的过程中,通入CO质量与红色粉末质量的关系.根据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b点表示通入CO一段时间后加热,反应开始发生

B. c点表示红色粉末已充分参加反应

C. 可根据通入CO的质量计算出红色粉末的质量

D. d点表示反应结束后仍需继续通入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符号表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

(2)氢元素______

(3)氢气______

(4)钙原子______

(5)两个碳原子______

(6)钠离子______

(7)氟离子______

(8)三个氢氧根离子______

(9)氯化铁______

(10)两个水分子______

(11)二氧化碳中碳元素显+4价______

(12)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