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因为“质量守恒”,所以煤燃烧后产生的煤渣质量一定和反应前煤的质量相等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的质量大

C100g水与100g酒精混合后,质量等于200g,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1g氢气在9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10水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煤中的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所以剩下煤渣质量减轻了,错误;B、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质量等于反应后氧化镁质量,则生成物的质量比镁的质量大,正确;C、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变化,错误;D、根据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可知,1g氢气在8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9g水,错误。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2)写出用装置A制取O2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检验O2集满的方法是

(3)在制取过程中,小雨同学选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结果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灭,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其中3条)。

(4)某同学要用装置F收集并测定O2 体积,还需要仪器 ,该仪器应与 (长/短)导管相连。

(5)验证CO2的性质

①若要用装置F 验证CO2 ,则在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右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操作为:A.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B.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 C.从b端通入氮气 D.将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确定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那组物质可达到目的( )

A、铁 稀硫酸 B、铁 硫酸亚铁溶液

C、铁 硝酸铜溶液 D、铜 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二氧化碳用来灭火 B、生石灰用作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

C、盐酸用于除锈 D、干冰用来人工降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计算题: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一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25.0g石灰开佯品,平均分成两份,并分别加工成块状和粉末状;

②将两份样品分别投入两个锥形瓶中,各加入足量的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样品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测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每份样品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

①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其体积分数是 ;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 ;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

图所示的装置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水的组成。a试管中的气体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检验b试管中气体的方法

③化学与医学密切相关,为人类健康做贡献。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C15H22O5)应用于疟疾治疗,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C15H22O5 种元素组成,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0.4 mol C15H22O5中约含有 个氧原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年10月,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并研究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治疗疟疾的成果而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关于青蒿素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有机物

B.其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高

C.含有11个氢分子

D.由42个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和水溶液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

在天然水净化处理中,加活性炭的作用是 ,很多自来水厂用二氧化氯替代氯气对水进行杀菌消毒。工业上用Cl2和NaClO2来制取二氧化氯(ClO2),请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Cl2+ NaClO2 2NaCl+ ClO2

我们用“电解水”和“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两个探究实验来证明水的组成元素。依据下图实验回答问题:

.上述探究水的组成的理论依据是

.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检验正极上气体的方法是

.上图步骤中集气瓶里观察到的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森林失火时,灭火队员通常要砍伐一些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其主要目的是

A.隔离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C.隔离可燃物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