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根据下列物质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分别表示氧原子、氢原子),判断错误的是(

A.变化I产生淡蓝色火焰B.变化I属于化学变化

C.变化Ⅱ有新物质产生D.变化Ⅱ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C

【解析】

根据图示可知,变化I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过程,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变化Ⅱ是水蒸气液化的过程,过程中分子种类不发生变化,只是分子间隔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淡蓝色火焰,故A正确;

B、变化I过程中的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变化Ⅱ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产生,故C错误;

D、变化Ⅱ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生石灰与水反应制熟石灰:     

(2)用稀盐酸除去水垢中的氢氧化镁:      

(3)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观察与问题]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镁条变黑的条件。

I.从生成物角度分析,进行探究

实验一:刮下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体,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知镁条变黑与空气中的_________有关,原因是_________

II.从反应物角度分析,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在实验一的基础上猜想镁条变黑具体与空气中的哪些物质有关,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提出了如下猜想:

: CO2

: CO2 O2

: CO2 H2O

:_________

[实验与探究]

实验二: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镁条长度为3 cm,试管容积为20 mL),分别进行下列4个实验,并持续观察10天。请将下表中实验操作补充完整。

编号

主要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先收集满二氧化碳,再加入2ml浓硫酸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先集满体积比为1 : 1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再加

__________ mL浓硫酸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先收集满二氧化碳,再加入2mL蒸馏水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先集满体积比为1 : 1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再加入2 mL蒸馏水

镁条第1天开始变黑至第10天全部变黑

[解释与结论]

1)实验①和②中的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在这两个实验中____________(填不能)用烧碱代替浓硫酸,原因是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③的目的__________

3)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镁条变黑的条件是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4)在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镁条变黑与N2无关,其理由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是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图示并结合有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空气比等质量的液态空气体积大的原因是空气中分子体积比液态空气中分子体积大

B.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微观实质是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而原子种类不发生改变

C. 工业上根据氧气和氮气的密度不同分离得到氧气

D. 液态空气和空气中分子都在不断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两种微观粒子结构和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可能为11,m可能为16

B.X、Y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XY

C.图2表示置换反应

D.图2表示CO+H2O=CO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从微观角度看,B图表示:_____ (填化学符号);

②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 (填字母序号)。

(2)如图是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丙的化学式为_______ 甲乙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扬州创建成为“国家生态市”,下列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

A.节能减排,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

B.绿色出行,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C.方便生活,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

D.变废为宝,回收秸秆加工为生物柴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作出了猜想,请你补充丁同学的猜想。

同学甲:可能是;同学乙:可能只有

同学丙:可能是HCl;同学丁: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试验)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_______

同学甲猜想不正确

实验二

另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与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先有气体产生,后产生沉淀

______ 猜想正确

(反思与拓展)

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写一条)。

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5年11月30日~12月11日在巴黎举行,会议旨在通过限制人类活动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下列有关做法错误的是(

A.禁止农作物秸秆燃烧,减轻对雾霾影响

B.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C.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减少酸雨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