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所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微观过程是①氢分子和氧分子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则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甲、乙两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从微观结构分析,该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一中发生的反应是____(填化学类型);从微观结构分析, 图二甲变化后物质的化学性质____(填“发生了”或“未发生”)改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氢气+氧气水 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水分子(或每2个氢原子与1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水分子) 乙 分子没有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 化合反应 发生了 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解析】(1)氢气燃烧生成水,其文字表达式为:氢气+氧气水;结合图示可知②表示的是原子的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即: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水分子(或每两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
(2)从水发生变化的微观结构模型可以看出,乙中水分子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从水发生变化的微观结构模型可以看出,图一中氢分子和氧分子变成了水分子,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属于化学变化,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由于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发生了改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反应至质量不再减少.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22g,同时生成气体88g,已知石灰石中杂质不溶解,试求:
(1)原石灰石的质量;(2)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其灭火原理为____;
(2)学校图书档案着火宜用____来灭火;
(3)将家用燃气(主要CO)的液化气灶改成烧天然气后,空气进气管的直径应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中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___(写化学式,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___。
(2)取干电池内的填充物溶于水,过滤,得到A的溶液和黑色不溶物,灼烧黑色不溶物得MnO2。
①MnO2在实验室制取氧气中起___作用。
②将A的溶液分为两份,一份加入烧碱溶液,加热产生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该气体的化学式为___;另一份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滴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A物质的化学式为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根据图1回答:在连接c和d时,使d较易插入c中的措施是______。
(2)根据图2回答:以上操作容易造成的后果是______。
(3)图3所示实验中的错误是______,称取氯化钠的实际质量为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探究空气成分中氧气的含量时,模拟了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他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容器内留有25 mL空气,开始时25 mL空气置于右边的注射器中 (如图)。请你与之合作,继续完成该实验的探究。
(1)该同学设计了以下几个实验步骤,则正确的顺序是______。
a.点燃酒精灯,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b.熄灭酒精灯;c.将冷却的气体压至一支注射器中;d.加热时,交替缓缓推动注射器。
(2)上述步骤中,“交替缓缓推动注射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中,将冷却的气体压至一支注射器中时,观察到活塞停在注射器约_______mL处。由此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红色光亮的铜丝变成黑色(氧化铜),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变化过程: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化合”或“分解”) 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形试管的2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2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c两处现象不同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 b、c两处现象不同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C. a、b两处现象不同说明白磷着火点比红磷低
D. b处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