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化学研究小组对蜡烛(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设计图1所示实验,请推测靠近三通管________(填“上口”或“下口”)的火柴火焰先熄灭,理由是__________。
(2)小明用大小不同的玻璃罩罩在两组点燃的蜡烛上(如图甲),观察发现A组实验高处烛焰先熄灭,B组实验低处烛焰先熄灭。
[提出问题]导致A组实验高处烛焰先熄灭,B组实验低处烛焰先熄灭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物质燃烧释放大量的热,生成物受热膨胀,密度降低向上运动。
[猜想与假设]
假设1:烛焰熄灭可能与二氧化碳浓度有关;
假设2:烛焰熄灭可能与_________浓度太低有关;
假设3:烛焰熄灭可能与温度有关;
[设计实验]
实验一:将6个盛有等量澄清石灰水的敞口容器固定在铁丝上,点燃蜡烛,立即用小玻璃罩罩上(如图乙)。分别记下各容器内石灰水变浑独所需的时间。多次重复实验获得数据如表。
容器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平均时间/秒 | 3.2 | 3.8 | 5.0 | 7.1 | 11.1 | 19.0 |
①说明此时高蜡烛附近的二氧化碳浓度比低蜡烛附近的浓度________(填“高”或“低”) ,导致A组实验高处烛焰先熄灭。
②请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实验二:将3支温度计分别挂在大玻璃罩内不同位置(如图丙),点燃蜡烛,一段时间后发现温度计①示数明显增大,温度计②③示数增大不明显。
①实验二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
②结合本实验的研究结果,对B组实验现象做出简要解释:______。
【答案】下口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 氧气/O2 高 Ca(OH)2+CO2=CaCO3↓+H2O 探究大玻璃罩内不同位置的温度 在大的玻璃罩内,生成热的二氧化碳气体冷却后,聚集在玻璃罩的底部,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解析】
(1)设计图1所示实验,推测靠近三通管下口的火柴火焰先熄灭,理由是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
(2)[猜想与假设]
假设1:烛焰熄灭可能与二氧化碳浓度有关;
假设2:烛焰熄灭可能与氧气浓度太低有关;
假设3:烛焰熄灭可能与温度有关;
[设计实验]
实验一①由实验乙的结果可知,小玻璃罩内高处的石灰水变浑浊的快,说明此时高蜡烛附近的二氧化碳浓度比低蜡烛附近的浓度高,导致A组实验高处烛焰先熄灭。
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水,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实验二:①可知,玻璃罩内各处的温度不同,所以研究的问题是探究小玻璃罩内不同位置的温度。
②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B组中低处烛焰先熄灭的原因是:在大玻璃罩内生成热的二氧化碳气体冷却后,聚集在玻璃罩的底部,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
【实验】将一定量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除水外,反应后溶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 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是猜想______。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______。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 方案一:测溶液pH | 方案二:滴加碳酸钠溶液 | 方案三:向溶液中加入铜片 |
实验操作 | |||
实验现象 | 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 有气泡产生 | 无气泡冒出 |
实验结论 | 溶液中有H2SO4 | 溶液中有H2SO4 | 溶液中只有Na2SO4 |
【实验结论】写出方案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 ______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上面表格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出其中一个即可)
(2)实验中若用氯化钡溶液来进行现象分析,能否得出确切的结论?___为什么?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1)为了检验铁生锈的条件,进行了如上图(略去其中的夹持装置)所示三个对比实验。一段时间后,甲中铁丝发生锈蚀且试管中液面上升,乙和两中均无明显变化。由此得出铁丝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丝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2)铁制品在下列情况:①潮湿空气中,②部分浸入食盐水中,③干燥的空气中,最易生锈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不易生锈的是____________。
(3)在“南海一号”打捞出来的文物中,铁器锈迹斑斑,残存很少,而“金龙纹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这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金的________(填“强“或“弱”)。
(4)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5)列举一种常用的防止铁生锈的措施____________。
(6)为了验证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除了选择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铁钉外,还需要选择的一种溶液是__________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图中带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2)选择装置 A 制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设计 | ||||
实验目的 | 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验证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 探究甲烷含有氧元素 | 探究鸡蛋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L-多巴是一种药物,它可用于帕金森综合症的治疗。对该药物的研究,使科学家们分别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和诺贝尔化学奖,其化学式为C9H11O4N。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L-多巴属于有机化合物
B.L-多巴的1个分子中含有25个原子
C.分子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8:11:64:14
D.化学式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197)×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图所示实验,并阅读小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1集气瓶中加入液体的作用是_____;
(2)图2集气瓶中加入液体可能是_____,其目的为_____;
(3)图1和图2实验中涉及反应的共同点是_____(写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下列装置和仪器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选择此收集装置的原因_____;一段时间后,他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结果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熄灭,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
(3)若F中盛装澄清的石灰水并用此装置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从_____(填“a”或“b”)进入,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用图I所示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收集满CO2,再倒入约体积的紫色石蕊试液,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一直受到社会高度关注。
(1)经常被使用的三大化石燃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油和天然气。
(2)利用石油各成分沸点不同,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航空煤油和柴油等,该过程属于_____ (填 “物理”或“化学”)变化。
(3)天然气不仅可以作燃料,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①天然气重整可以得到合成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物质仅以合成气为原料不能得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甲醛(CH2O)
B甲醇(CH3OH)
C尿素[CO(NH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