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如图是“气雾立体栽培”装置,以人工创造植物根系环境取代土壤环境,可有效解决传统土壤栽培中难以解决的水分、空气和养分供应问题,深受眼下爱上阳台“微农业”的居民欢迎.
某同学为了研究“气雾能否解决根部空气供应问题”,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选取两只同样的烧杯,编号甲、乙.
步骤二:量取足量的按照适宜比例调配的营养液,分成二等份.一份营养液直接加入甲烧杯中,另一份通过雾化方式加入乙烧杯中.
步骤三: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加热两个烧杯,比较两个烧杯中产生的气泡数量.
(1)甲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2)如果气雾能解决空气供应问题,则预期的实验结果是乙烧杯产生的气泡数量多于.
(3)营养液中溶解的空气较多时,可促进根系的有氧呼吸,为生命活动提供充足的能量.

分析 此题考查对照实验和呼吸作用.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解答 解:(1)此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气雾能否解决根部空气供应问题”,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气雾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该实验变量是气雾,甲组是对照组.
(2)预期的实验结果:乙烧杯产生的气泡数量多于甲.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通过雾化可以溶解空气中的氧.
(3)呼吸作用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营养液中溶解的空气较多时,可促进根系的有氧呼吸(或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充足的能量.
故答案为:(1)对照;(2)乙烧杯产生的气泡数量多于甲;(3)有氧呼吸(或呼吸作用).

点评 在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可以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研究的因素不同引起的.使实验结果具有可信度和说服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群众利益无小事,食品安全是大事”,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食用加碘盐预防甲状腺肿大
B.用地沟油炸制油条
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防其腐烂
D.发霉的大米淘净后继续食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一个铁原子的真实质量是(  )
A.56B.56gC.9.288×10-26kgD.56×$\frac{1}{10}$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KCl是一种常用的钾肥,其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0204060
溶解度/g27.634.040.045.5
A.KCl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B.20℃时,100 g KCl饱和溶液中含KCl 34.0 g
C.60℃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
D.40℃时,K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有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钙四中物质,从中选择适当物质按下列要求将其化学式填在横线上:
①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CO2
②“西气东输”的主要气体是CH4
③能作建筑材料的是CaCO3
④用煤炉取暖时易发生中毒,主要是由于室内CO排放不畅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1)催化剂在起催化作用时,也参与化学反应过程.例如: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氧气时,在氯酸钾分解的同时,也伴随发生如下反应:氯酸钾跟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氧气和另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态单质A,同时还生成一种紫黑色晶体B(该晶体加热也产生氧气).请写出该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2MnO2$\frac{\underline{\;\;△\;\;}}{\;}$2KMnO4+O2↑+Cl2↑.
(2)如图所示,二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二个乙分子与一个丙分子,已知甲、乙、丙三者为不同的纯净物,则乙物质的化学式为A2B.
(3)已知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H+、Ag+ K+、Cu2+、Cl-、OH-、NO3-、CO32- 等八种离子中的几种,取该溶液少许,滴入几滴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则原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可能是H+、Ag+、K+、NO3-或H+、K+、NO3-、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
(2)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3)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Cu+2AgNO3═Cu(NO32+2Ag;
(4)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NaOH+HCl═NaCl+H2O;
(5)用小苏打中和过多的胃酸:NaHCO3+HCl═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同学在实验室里制取CO2和验证CO2的某些性质,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长颈漏斗;仪器②的名称:锥形瓶;
(2)装置甲中应添加固体试剂的名称是大理石或石灰石;
(3)装置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4)用装置乙收集CO2时,导管口a应与b(填“b”或“c”)相连;
(5)用图丙所示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收集满CO2,再倒入约$\frac{1}{3}$体积的紫色石蕊试液,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石蕊试液变红色,塑料瓶瘪了;
(6)往图丁的烧杯内缓缓通入CO2,超薄材料做成的内充空气的气球会慢慢浮起,由此得出CO2具有的性质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闻到花的香味,说明分子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D.50mL的酒精和50mL的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