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兴趣小组为探究燃烧必需具备的条件,进行了以下对比实验,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实验②③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B. 实验③④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蝕

C. 实验①④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 实验②④对比,只有一个变量,可说明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答案】BD

【解析】

A、实验②③中,有2个变量,无法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故A错误;B、实验③④对比,只有一个变量,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蝕,故B正确;C、实验①④对比,有2个变量,无法说明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故C错误;D、实验②④对比,只有一个变量,可说明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D正确。故选B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1808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他认为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不可再分割.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他认为在原子结构中,电子就像“西瓜子”一样镶嵌在带正电的“西瓜瓤”中.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做了一个实验:用一束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带正电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还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据此他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下列(填字母序号,下同)________ 是汤姆森原子结构模型,________ 是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

(2)在卢瑟福的实验中,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方向不变,说明________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根据卢瑟福的实验所产生的现象,不能够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

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核质量较大 C.原子核带正电 D.核外电子带负电

(4)通过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你对科学的发展有那些感想?(答一点即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 B. 图中的甲和丁都属于氧化物

C. 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 物质丙由六个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一定量的NaHCO3固体,将其加热一段时间后得13.7g固体,将固体加水充分溶解,得无色透明溶液,再向其中加入100g7.3%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恰好为中性,请计算在加热过程中分解了的NaHCO3得占原固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H2O、CO2)(  )

A. 50% B. 60% C. 70% D. 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小华设计了“锌和稀硫酸反应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华发现反应停止后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原因是_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在老师的启发下,小华认识到要通过该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不更换药品的情况下,所使用的仪器必须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某同学做了该实验后,展开了下列思考与探究:

(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做了这样一组实验:每次均用30mL10%H202溶液,采用不同量MnO2粉末做催化剂,测定各次收集到500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

他又做了一组实验:每次均取5mL30%H2O2溶液,然后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均在20℃室温下进行,其他条件也均相同)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

H2O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1%

3%

5%

10%

15%

20%

25%

30%

MnO2粉末用量()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收集到540mL气体时所用时间()

660

220

205

80

25

9

4

3

反应后液体温度()

24

34

39

56

65

67

69

70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呢?答:_______________

(3)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该反应的速率呢?

请说出你的一个猜想并验证:(每空2)

猜想

实验步骤

现象及结论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5%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如图中的玻璃仪器有广口瓶、量筒、烧杯和_________

(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________

上述错误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12.5%.

(3)配制时应选择 ________mL(填“10mL”“50mL”“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为了探究物质的性质,以氧气为例,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先收集了两瓶氧气(注意:瓶口向上)后正放在桌上,盖好玻璃片,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A集气瓶中,在B瓶中放入一只昆虫.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A瓶________;B瓶________

(2)探究得出氧气的部分性质:物理性质________;化学性质________

(3)除了以上的探究内容外,该同学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探究氧气的性质?请你帮助该同学设计一实验探究氧气的其他性质.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学的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 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生石灰:CaCO3CaO+H2O

B. 医疗上用氢氧化镁中和过多胃酸:Mg(OH)2+HCl═MgCl2+H2O

C. 除去铜中少量铁粉的方法之一:2Fe+6HCl═2FeCl3+3H2

D. 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CO2+H2O═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