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1808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他认为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不可再分割.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他认为在原子结构中,电子就像“西瓜子”一样镶嵌在带正电的“西瓜瓤”中.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做了一个实验:用一束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带正电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还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据此他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下列(填字母序号,下同)________ 是汤姆森原子结构模型,________ 是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

(2)在卢瑟福的实验中,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方向不变,说明________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根据卢瑟福的实验所产生的现象,不能够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

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核质量较大 C.原子核带正电 D.核外电子带负电

(4)通过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你对科学的发展有那些感想?(答一点即可)________

【答案】C;B;B;D;敢于质疑,勇于探索

【解析】

根据科学家的原子模型原子结构进行分析解答;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

(1)汤姆生认为在原子结构中,电子就像“西瓜子”一样镶嵌在带正电的“西瓜瓤”中据图可以看出,C是汤姆森原子结构模型,卢瑟福认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B据图可以看出,是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

(2)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这是由于它们穿过了原子内部的空间,这也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故选B

(3)根据卢瑟福的实验所产生的现象,说明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核质量较大,原子核带正电,但是不能说明核外电子带负电,故选D

(4)通过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说明要敢于质疑,勇于探索。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 金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一个金原子的中子数为197

C. 一个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8 D. 金元素与其他元素的本质区别就是它的核电荷数是7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40mL

20mL

10mL

(2)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 (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

(3)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列举两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明确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

(1)如图是钾原子和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①.x 的数值是___

②.钾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③.钾元素和硫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硫化钾的化学式是___

(2)如图是硫酸铜溶液与锌粒反应前后溶液中主要离子变化示意图。

①.锌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变化的微观粒子是___

②.反应中过量的物质是___(写化学式)。

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反应现象为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反应在同一容器中反应前后部分分子种类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氮元素和氢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1A分子中共含有 个原子,C代表的是

2)反应物中缺少某种物质,在反应前方框内应补充的微粒是 (填序号)。

3)该反应中BC的质量比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在阴影区域部分,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__________(选填“AB盐酸反应生成、C”)

(2)若饱和A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提纯A的方法为______结晶,过滤。

(3)P点表示的含义为_________

(4)t1℃下,B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______

(5)向试管中滴入2mL水后,若X中有固体析出,则X______(选填“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天津市科技周的主题是“珍惜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图是我国部分地区人均水量图,表是水资源紧缺指标表.

水资源紧缺指标表

紧缺性

极度缺水

重度缺水

中度缺水

轻度缺水

人均水量(m3·a-1

<500

500—1000

1000—1700

1700—3000

请回答:

(1)根据图和表的数据,分析天津市的水资源紧缺程度为________

(2)节约用水是每一位市民应遵守的公德,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浪费水的现象,例如水龙头滴水、跑水的问题.如果一个水龙头按每秒钟滴2滴水,平均每20滴水为1mL来计算,一昼夜将流失水的体积为________L.(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飞机制造技术又有了新的突破。飞机外壳的主要材料是铝合金,“铝合金”属于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2)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的方法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铁制品生锈是由于铁制品同时与空气中的氧气和_____接触而锈蚀。

(3)向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溶液。对滤渣和滤液分析正确的有_____(填序号)。

①若滤液呈蓝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一定不含有Cu

②若滤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可能含有Zn

③若滤渣中只含有一种金属,则溶液中一定含有Zn (NO3)2 Cu(NO3)2 一定不含有AgNO3

④若向滤渣中添加稀盐酸无气体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AgNO3 Cu(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为探究燃烧必需具备的条件,进行了以下对比实验,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实验②③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B. 实验③④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蝕

C. 实验①④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 实验②④对比,只有一个变量,可说明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