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飞机制造技术又有了新的突破。飞机外壳的主要材料是铝合金,“铝合金”属于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2)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的方法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铁制品生锈是由于铁制品同时与空气中的氧气和_____接触而锈蚀。

(3)向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溶液。对滤渣和滤液分析正确的有_____(填序号)。

①若滤液呈蓝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一定不含有Cu

②若滤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可能含有Zn

③若滤渣中只含有一种金属,则溶液中一定含有Zn (NO3)2 Cu(NO3)2 一定不含有AgNO3

④若向滤渣中添加稀盐酸无气体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AgNO3 Cu(NO3)2

【答案】金属材料Fe2O3+3CO2Fe+3CO2水②④

【解析】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单质以及它们的合金。(2)工业炼铁是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将铁的氧化物还原为铁,同时还生成二氧化碳。铁制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且金属活动性差距越大,越易反应。向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铜粉,由于锌与银的金属活动性差距大,故Zn先与AgNO3溶液反应,Zn+2AgNO3==2Ag+Zn(NO3)2

待锌反应完以后,Cu才与AgNO3溶液反应,Cu+2AgNO3==2Ag+ Cu(NO3)2 。①含铜离子的溶液是蓝色,若滤液呈蓝色,说明铜与硝酸银溶液发生了反应,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生成的Ag,可能含有Cu,此说法错误;②若滤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则硝酸银溶液完全与锌发生了反应,无剩余,滤渣中一定含有生成的Ag、没有参与反应的Cu,可能含有剩余的Zn,此说法正确;③若滤渣中只含有一种金属,则锌、铜完全反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生成的Zn(NO3)2、Cu(NO3)2 ,可能含有AgNO3,此说法错误;④若向滤渣中添加稀盐酸无气体产生,则滤渣中无锌,滤液中一定含有生成的Zn(NO3)2,可能含有剩余的AgNO3、生成的Cu(NO3)2 ,此说法正确。故选②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18,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2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B是有机物中必含元素;C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的原子序数为11;EC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依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元素符号_____;EC2的水溶液呈_____性(填“中”、“酸”或“碱”)。

(2)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一个D+和一个C2﹣的质子数之差等于_____

(3)A和D形成微粒比1:1的化合物,其化学式为_____,该化合物中A的化合价是_____

(4)B和E可形成BE2,BE2与足量的C2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EC2和BC2两种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1808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他认为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不可再分割.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他认为在原子结构中,电子就像“西瓜子”一样镶嵌在带正电的“西瓜瓤”中.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做了一个实验:用一束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带正电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还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据此他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下列(填字母序号,下同)________ 是汤姆森原子结构模型,________ 是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

(2)在卢瑟福的实验中,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方向不变,说明________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根据卢瑟福的实验所产生的现象,不能够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

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核质量较大 C.原子核带正电 D.核外电子带负电

(4)通过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你对科学的发展有那些感想?(答一点即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煤、_____、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化石燃料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如煤燃烧时排放出的_____(填一种即可)等污染物会导致酸雨;煤不充分燃烧产生CO等污染物,为使煤充分燃烧通常考虑_____(答点即可)。

(3)氢气作为能源因其具有_____(答一点即可)等优点,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

电解水可以制取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们表示四种元素的不同粒子

B. ②④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O

C. 图①表示的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变成阳离子

D. 以上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二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a、b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的物质。请回答:

(1)a、b物质均属于_____(填物质分类),从微观角度说明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

(2)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 B. 图中的甲和丁都属于氧化物

C. 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 物质丙由六个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一定量的NaHCO3固体,将其加热一段时间后得13.7g固体,将固体加水充分溶解,得无色透明溶液,再向其中加入100g7.3%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恰好为中性,请计算在加热过程中分解了的NaHCO3得占原固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H2O、CO2)(  )

A. 50% B. 60% C. 70% D. 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为了探究物质的性质,以氧气为例,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先收集了两瓶氧气(注意:瓶口向上)后正放在桌上,盖好玻璃片,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A集气瓶中,在B瓶中放入一只昆虫.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A瓶________;B瓶________

(2)探究得出氧气的部分性质:物理性质________;化学性质________

(3)除了以上的探究内容外,该同学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探究氧气的性质?请你帮助该同学设计一实验探究氧气的其他性质.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