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是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 金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一个金原子的中子数为197

C. 一个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8 D. 金元素与其他元素的本质区别就是它的核电荷数是79

【答案】D

【解析】

A、由汉语名称可知其元素种类,可知其为金属元素,故A错误;B、由上图无法知道具体为多少,但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近似整数值)”,则中子数=197-79=118,故B错误;C、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则一个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9,非118,故C错误;D、根据元素的含义可知,金元素与其他元素的本质区别就是它的核电荷数是79,故D正确。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制备初中常见的气体,并进行相关的性质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实验时装置B中蜡烛熄灭,同时装置C中溶液变浑浊,则装置A中反应产生的气体是_____(填化学式)。

(2)若实验时装置B中蜡烛燃烧更旺,并观察到装置C中的溶液_____(选填“变浑浊”或“仍然澄清”),则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装置A中小试管的作用是_____(填序号)

①打开或关闭K时,可以使装置A中的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

②形成液封,防止装置A中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數利用图I装置将足量的盐酸加入到10.0g水垢中。随反应进行,装置C质量的变化如图I所示。请回答:

(1)向图I装置A中不断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若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水垢中含有其他成分,请根据图II数据计算: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___,水垢中氢氧化镁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 (不要求计算过程,精确到0.1)

(3)若考虑盐酸的挥发,会造成水垢中碳酸钙质量分数的测量结果_______(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乙醇(俗称酒精)是可再生能源,利用农作物秸杆生产乙醇(C2H5OH)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发酵罐中,葡萄糖(C6H12O6)在酒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6H12O6 2C2H5OH+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乙醇汽油的使用不仅可以节省石油资源,还可以减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醇属于__________(填有机物无机物),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中溶剂是__________

(4))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作用,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要在试管塞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4)收集氧气时不宜用D装置,其原因是________

(5)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优点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B. 生成物是混合物

C.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钠是很活泼的金属,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反应。金属钠可在空气中燃烧,也可在氯气(Cl2)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并有大量白烟(氯化钠)生成。

(1)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钠可在氯气中燃烧,说明___;少量金属钠着火,可以用沙子盖灭,其主要原理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18,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2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B是有机物中必含元素;C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的原子序数为11;EC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依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元素符号_____;EC2的水溶液呈_____性(填“中”、“酸”或“碱”)。

(2)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一个D+和一个C2﹣的质子数之差等于_____

(3)A和D形成微粒比1:1的化合物,其化学式为_____,该化合物中A的化合价是_____

(4)B和E可形成BE2,BE2与足量的C2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EC2和BC2两种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1808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他认为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不可再分割.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他认为在原子结构中,电子就像“西瓜子”一样镶嵌在带正电的“西瓜瓤”中.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做了一个实验:用一束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带正电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还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据此他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下列(填字母序号,下同)________ 是汤姆森原子结构模型,________ 是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

(2)在卢瑟福的实验中,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方向不变,说明________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根据卢瑟福的实验所产生的现象,不能够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

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核质量较大 C.原子核带正电 D.核外电子带负电

(4)通过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你对科学的发展有那些感想?(答一点即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