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3分)对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
实验一:探究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如左图,分别将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①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硫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说明了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 。 |
实验二: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反应。
左图是小鹏同学设计的对比实验,用于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能否反应。小燕同学认为该实验设计不符合对比实验的基本原则,她的理由是 。 |
实验三: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①小意同学做了如左图所示A试管和B试管的对比实验,发现B中固体可溶,A中几乎不溶。该对比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 ②小明同学补充了如左图C所示实验,他想探究的影响因素是 。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7分)现代循环经济要求综合考虑环境污染和经济效益。高纯氧化铁可作现代电子工业的材料,以下是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O、SiO2)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铁(Fe2O3)的生产流程示意图:[(NH4)2CO3溶液呈碱性,40 ℃以上时(NH4)2CO3分解]。
(1)实验室中,操作Ⅰ、操作Ⅱ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 等。
(2)滤液Ⅰ中主要的阳离子是 等。
(3)加适量氨水的目的是 。
(4)根据题中信息,加入(NH4)2CO3后,该反应必须控制的条件是 。
(5)滤液Ⅱ中可回收的产品是 (写化学式)。
(6)写出在空气中煅烧FeCO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A、B、C、D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常温下,A为无色液体,C为黑色固体,则A为 ,C与D发生的化学反应 (填“是”或“不是”)置换反应。
(2)若A、B、C、D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且C的固体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则A为 ,写出B→C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在使用过程中与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B.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C.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括号中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水蒸发(化学变化) B.鞭炮爆炸(化学变化)
C.食物腐烂(物理变化) D.烧鱼时把鱼烧焦(物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图中的甲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其中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F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E组成元素相同,B、C、G成为下为气体,在实验室中常用A制取G。
(1)F的化学式是 ;物质A的一种用途是 ;
(2)D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图中涉及B物质的反应中,未出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实验室制备CO2,并验证CO2性质的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在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操作时,当关闭活塞M和N,向仪器②中注水,观察到 的现象,说明装置漏气。
(3)关闭活塞N,打开活塞M,向仪器②中加入稀盐酸,装置B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 ,当观察到C处的石灰水变浑浊时,则C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4)关闭活塞M,打开活塞N。用A、D、E、F制取纯净干燥的CO2气体,装置D的作用是: ,装置E中盛装 溶液,用于出去CO2气体中的水分;当观察到 ,说明F中已收满二氧化碳气体。
(5)若关闭活塞M,打开活塞N。实验室要制取干燥的氧气用A、D、E、F、G中,只需选用的装置是 (填编号),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A.NaOH、氢氧化钠、烧碱 B.CaO、氧化钙、熟石灰
C.Na2CO3、碳酸钠、纯碱 D.NaCl、氯化钠、食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