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1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1)在t℃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2)若要把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一种措施为       
(3)甲中混有少量的乙,若要从混合物中分离出甲可采用的方法是        
(1)乙甲丙  或乙>甲>丙
(2)加水或者降低温度
(3)先在高温条件下配成饱和溶液,然后降低温度。或者降温结晶解析:
本题给出溶解度曲线图,要求学生据图回答有关问题。由图不难看出:
(1)在t℃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或乙>甲>丙
(2)丙的溶解度曲线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若要把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加水或者降低温度。
(3)甲、乙的溶解度曲线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甲的斜率远远大于乙的斜率,所以要提纯甲,可采用的方法是:先在高温条件下配成饱和溶液,然后降低温度。或者降温结晶。请注意:如果只写“降低温度”或“降温”不得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上海)溶解度可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①如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曲线.
I.20℃时,甲溶解度
(填“>”、“<”或“=”)乙溶解度.
II.40℃时,乙和丙
(填“能”或“不能”)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
III.20℃时,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加入等质量的对应固体,并升温至50℃.请填表.
烧杯中的溶质 烧杯中固体的变化
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
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
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
固体逐渐增加
固体逐渐增加
②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I.打开可乐瓶,溢出大量气体,由此可见,压强越小,CO2的溶解度越
.若要加大二氧化碳溶解的量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加大压强
加大压强

II.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2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40℃,则t2对应的温度
a
a
(填序号).
a.大于40℃b.小于40℃c.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1届重庆市凤鸣山中学初三下学期单元测试化学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1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1)在t℃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2)若要把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一种措施为       
(3)甲中混有少量的乙,若要从混合物中分离出甲可采用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上海卷)化学(带解析) 题型:填空题

溶解度可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①如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曲线.
I.20℃时,甲溶解度   (填“>”、“<”或“=”)乙溶解度.
II.40℃时,乙和丙   (填“能”或“不能”)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
III.20℃时,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加入等质量的对应固体,并升温至50℃.请填表.

烧杯中的溶质
烧杯中固体的变化

                  

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

                   
②I.打开可乐瓶,溢出大量气体,由此可见,压强越小,CO2的溶解度越   .若要加大二氧化碳溶解的量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II.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2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40℃,则t2对应的温度   (填序号).
a.大于40℃b.小于40℃c.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2年上海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溶解度可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①如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曲线.
I.20℃时,甲溶解度    (填“>”、“<”或“=”)乙溶解度.
II.40℃时,乙和丙    (填“能”或“不能”)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
III.20℃时,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加入等质量的对应固体,并升温至50℃.请填表.
烧杯中的溶质烧杯中固体的变化
   
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
   
②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I.打开可乐瓶,溢出大量气体,由此可见,压强越小,CO2的溶解度越    .若要加大二氧化碳溶解的量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II.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2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40℃,则t2对应的温度    (填序号).
a.大于40℃b.小于40℃c.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