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硫酸在工业上有着重要的用途。以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原理及工艺流程可简示如下:FeS2SO2H2SO4
(1)工业生产过程中将矿石粉碎以及在吸收装置中液体由上而下形成喷雾状的目的是_____。
(2)在实验室模拟制硫酸时用如图装置吸收三氧化硫,除了达到与工业上相同的目的外,还可能考虑的因素是_____。
(3)工业上常用熟石灰来吸收尾气中的二氧化硫,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提示:生成物有一种是CaSO3)
(4)实验室中常用浓硫酸来配制稀硫酸。稀释时,正确操作是,_____,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答案】增加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三氧化硫易溶于水 Ca(OH)2+SO2=CaSO3+H2O 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
【解析】
(1)工业生产过程中将矿石粉碎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
(2)三氧化硫溶于水,所以除了达到与工业上相同的目的外,还可能考虑的因素是:三氧化硫易溶于水;
(3)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SO2=CaSO3+H2O;
(4)稀释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故答案为:(1)加快反应速率;(2)三氧化硫易溶于水;
(3)Ca(OH)2+SO2=CaSO3+H2O;(4)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数据处理软件可实时绘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收集一塑料瓶氧气进行以下三步实验:①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③双手紧贴并倒转瓶口。三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依次为下图中的 MN 段、NP 段和PR 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曲线中 M→N 的变化过程,说明氧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 曲线中 M→N 和N→P 相比较,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C. 曲线中N→P 和P→Q 相比较,说明氧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D. 曲线中P→Q 和Q→R 相比较,说明Q 点后氧分子的运动速度减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石墨烯是一种革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图为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②三种物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
③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
④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化合物间的相互关系,且分别是由H、C、O、Cl、Na、Ca中几种元素组成。其中D、E属于氧化物,B、G是同一类别物质,胃液中含有少量的A,可帮助消化,F是常用的补钙剂的主要成份。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物质F的化学式_____。
(2)A和B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C→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从微观角度分析C→E反应的本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由CO2制取C的太阳能工艺流程如图,利用铁的氧化物作催化剂,可提高效益。下列关于该原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总反应中化合价改变的元素有C、O,化合价不变的元素是Fe
B. 该流程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合理使用了太阳能,充分体现了低碳的理念
C. 理论上,每生成32gO2,就需要消耗44gCO2
D. 理论上,每消耗44gCO2,就需向体系内再补充432g Fe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毒的尼古丁,其结构式如图,下列关于尼古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尼古丁分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
B. 尼古丁分子中氮、氢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1
C. 尼古丁是由碳、氢、氮三种原子构成的
D. 尼古丁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溶液﹙如图甲所示﹚,为确认其中的溶质,他设计并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猜想与假设)
其溶质可能为NaCl、NaOH、Na2CO3和NaHCO3中的一种。
(资料查阅)上述四种物质的相关信息如下:
物质 | NaCl | NaOH | Na2CO3 | NaHCO3 |
常温下的溶解度/g | 36 | 109 | 21.5 | 9.6 |
常温下某稀溶液的pH | 7 | 13 | 11 | 9 |
(探究过程)
如图乙所示,在操作①后可确定溶质不是NaCl,则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应是_____;在进行操作②时有无色无味得到气体产生,由此又可排除假设物质中的_____。
(探究结论)
你认为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上述假设物质中的_____,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
(探究反思)
(1)若上述探究结论是正确的,操作②产生的气体应是_____(写化学式),实验室检验该气体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
(2)另有同学猜想其中的溶质还可能是Na2SO4,但又没有Na2SO4的上述表列信息。
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操作的相关现象,判断该溶液中的溶质是否是Na2SO4,并叙述理由:_____。
(二)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镁条和盐酸反应实验时发现,试管外壁很烫,试管口出现白雾。白雾是什么呢?
Ⅰ.同学们作出猜想
猜想一:是小水滴。因为盐酸溶液中的水受热会汽化上升,在试管口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滴。
猜想二:是盐酸小液滴。因为浓盐酸具有_____性,可能实验中使用的盐酸浓度过高,试管口就会形成盐酸小液滴。
同学们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内有正在反应的镁条和盐酸的试管口,试纸变红,证明猜想二是合理的。
Ⅱ.小柯提出质疑
为什么刚才打开盛放实验所用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没有白雾,却在反应过程中出现白雾?
小柯联系反应时试管外壁很烫,于是猜想:白雾的形成可能与温度有关。
他用试管取少量盐酸,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不变红;然后_____(填操作),试纸变红。
得出结论:这种盐酸浓度并不高,是因_____促使盐酸形成白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能产生气泡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2)能证明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分别是初中常见的物质,且都含有氧元素,它们之间存在顺时针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若空气中A含量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B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C是生活中常见的液态物质.
(1)C的化学式是_____,D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
(2)写出图中任一物质的用途:_____.
(3)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