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1年山东潍坊,25题)某研究型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用浓硫酸处理废锌片时发现产生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这种现象引起同学们的思考和研究。
【提出猜想】对产生的气体进行猜想:
猜想1:可能是H2;
猜想2:可能是SO2;
猜想3:可能是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
【实验方案】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研究(夹持仪器已省略,假设装置中的反应都进行完全)。

【问题讨论】
(1)如果装置A中没有明显现象,装置C中的现象为                    则猜想             成立。
(2)如果装置A中的现象为                   ,装置C中没有明显的现象则猜想                  成立。
(3)猜想3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4)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思维拓展】
实验室中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小组内一同学又设计了判断SO2与NaOH溶液能否反应的装置(如图),实验时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结论,其同学认为这一结论不严谨,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需做的对比实验是                                                     
                              
【提出猜想】H2和SO2
【问题讨论】
(1)黑色粉末变红
(2)溶液红色变浅(溶液红色变成无色也可以得分)
(3)装置A中溶液红色变浅(溶液红色变成无色也可以得分)装置C中的黑色粉末变红色(4)干燥气体或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
【思维拓展】
(1)2NaOH+SO2==Na2SO3+H2O
(2)SO2易溶于水,也能使液面上升;用等体积的水(或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实验

【提出猜想】锌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猜测是二者的混合物;
【问题讨论】(1)氢气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氧化铜,如果装置A没有明显实验现象,装置C的现象为:黑色粉末变红,则猜想1成立;(2)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会使得溶液红色变浅,如果装置A的现象为溶液红色变浅,装置C没有明显实验现象,则猜想Ⅱ成立;(3)装置A的现象为溶液红色变浅,说明有二氧化硫;装置C黑色粉末变红,说明有氢气,猜想3成立;(4)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气体;
【思维拓展】(1)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2NaOH═Na2SO3+H2O;
(2)二氧化硫溶于水,也会使水面上升,仍利用该装置,需做的对比实验:用等体积的水代替NaOH溶液做实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10徐州20)把铝箔放入CuCl2溶液中,铝箔表面覆盖了红色物质,一会儿又有大量气泡冒出。同学们对“放出气体”这一异常现象进行猜想、实验。其中没有价值的是
A.小宇同学推测气体是氢气并检验
B.小琪同学猜想CuCl2溶液呈酸性并测定
C.小寒同学认为气体是氨气并检验
D.小梁同学认为试剂变质,更换后再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0昆明23.)(6分)(1)使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时,若圆底烧瓶中装有HCl气体,滴管中的溶液滴加到圆底烧瓶中,发现气球鼓起来。则滴管中的物质除碱性溶液外还可能是          溶液。其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气球鼓起来的原因是                                       

(2)现有A、B、C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们分别由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假设将三瓶气体分别点燃,并把燃烧后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浓硫酸的甲试剂瓶和盛有澄清石灰水的乙试剂瓶。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A瓶中气体为一氧化碳,则燃烧后         瓶的质量增加(填“甲”或“乙”);
②若B瓶气体为氢气,则燃烧后          瓶的质量增加(填“甲”或“乙”);
③若C瓶中气体燃烧后,甲、乙两试剂瓶质量均增加,则C瓶中的气体可能有       种组成(填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8世纪中期,为了解释燃烧现象,有人提出了“燃素说”,其主要观点有:
①燃素是一种构成火的元素,火焰是自由的燃素,燃素能透过一切物体。
②一般条件下燃素被禁锢在可燃物中,是物体的一个成分。
③燃烧是可燃物中物体同燃素分解的过程。
(1)将汞装入密封容器中,置于火炉上加热,容器内形成丁质量增加的红色物质。请以上述燃素说的主要观点来解释质量增加的原因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也做了加热汞的实验(装置如图),他在实验前后称量了容器及其中物质的总质量。结果发现: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且汞变成红色物质(后知是氧化汞)增加的质量等于容器中空气减少的质量。之后,拉瓦锡还将反应形成的氧化汞加强热,使之重新释放出气体,并将该气体与原来容器中剩余的气体混合,发现混合气体的性质与最初的空气相同。根据上述资料,回答:

①拉瓦锡实验是否支持燃素说,并说明理由               。   
②拉瓦锡实验中氧化汞受强热释放出的气体是             
③拉瓦锡在实验中,均对反应前后的容器及其中物质的质量进行了称量,体现了他
       规律的重要认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类比法是化学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草酸(H2C2O4)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在受热条件下也会分解。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探究:
⑴小明首先根据草酸中含有            元素,可推测生成物中含有水。
⑵小明对分解生成的其他产物进行猜测、验证:
【假设一】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
实验一:将生成的气体通入           ,实验现象是          ,小明据此判断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假设二】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
实验二:小明用如图装段进行实验,从而证明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
请回答:A装置中红棕色固体粉末是         (填化学式),A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请写出反应方程式:                                 

⑶讨论交流:小芳认为,从环保的角度看,“实验二”装置有一个缺陷,请你指出该缺陷:
                   ,处理的方法是                               
(4)根据上述探究结果,请写出草酸受热分解的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2011年江苏南京,28题)电解水实验可以确定水的组成,甲、乙、丙三位同学对电解水后液体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电解水后的液体一定呈中性吗?
【查阅资料】图Ⅰ所示装置可用于电解水实验;
硫酸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讨论】三位同学分别向U型管中加入含有酚酞的硫酸钠溶液,接通直流电,观察现象,电解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
⑴实验中观察到管①电极附近的溶液迅速变红,管②电极附近的溶液仍为无色,乙同学用PH试纸测定管②电极附近的溶液,PH小于7。说明管①电极附近的溶液呈   性,管②电极附近的溶液呈    (选填:“酸”、“碱”或“中”)性。
⑵甲同学将实验后U形管中的溶液按图Ⅱ所示倒入烧杯中,发现红色立即消失,
乙同学、丙同学将实验后U形管中的溶液按图Ⅲ所示分别倒入烧杯中,发现红色不完全消失。
经讨论和分析,乙、丙同学的实验中溶液的红色不消失,原因可能是酸   
⑶甲、乙、丙同学分别用蒸馏水洗涤U形管、碳棒等,再将洗涤液倒入自己实验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甲同学的溶液仍为无色。
乙同学的溶液中红色仍不消失。
丙同学的溶液中的红色      
⑷甲、乙、丙同学分析了实验现象,为确证溶液的酸碱性,又进行了下列实验:
甲同学用    来测定溶液,原因是                               
乙同学向溶液滴加      ,,使溶液中红色刚好褪去。因为造成⑶中溶液的红色仍不消失的原因是                                                  
【解释与结论】
用硫酸钠增强溶液的导电性时,电解后溶液混合均匀,呈中性。
【交流与反思】甲同学取55克质量分数为2%的硫酸钠溶液进行电解,消耗了5克水,刚电解后硫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甲同学的老师上课时用NaOH增强溶液的导电性,电解后溶液的碱性     
乙同学的老师上课时用HSO增强溶液的导电性,电解后溶液的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为了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A、B两同学分别设计了探究实验的方案。A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如图甲所示。B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按图乙进行实验,观察小花颜色变化(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

(1)图乙中,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I.纸花变红 Ⅱ.      Ⅲ.纸花不变色 Ⅳ.       
写出实验Ⅳ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哪个同学的方案合理          。
(3)该方案合理的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7分)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IYC2011),其宗旨是“增进公众对化学重要性的认识,鼓励青年人热爱化学,学习和研究化学”。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课本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作了绿色化改进后制取单质铁(K1,K2是活塞):

(1)关闭K1、开启K2,可以验证CO还原Fe2O3的产物。
①这是关于气体的实验,实验前必须对装置进行                            
② CO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在e处点燃气体的目的是                                 
(2)关闭K2,开启K1,可以将d口出来的气体再从a通人装置而循环使用。
① c瓶中应装                (填序号)。
A.澄清石灰水B.水C.石蕊溶液D.浓硫酸
②反应完后(假设b瓶中NaOH全部转化为纯碱),要从b瓶中溶液得到纯碱固体,必要的实验操作为转移、              结晶。
③该实验这样改进的主要优点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点燃一支蜡烛,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所示),过一会儿后,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
A.蜡烛在一定条件下燃烧可生成炭黑
B.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
C.蜡烛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D.蜡烛中本身不含有碳元素,但燃烧后生成了碳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