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点燃一支蜡烛,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所示),过一会儿后,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
A.蜡烛在一定条件下燃烧可生成炭黑
B.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
C.蜡烛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D.蜡烛中本身不含有碳元素,但燃烧后生成了碳单质
A
A、当氧气不足时,蜡烛不完全燃烧会生成炭黑.故选项正确;
B、挥发的蜡烛遇冷后不能凝结成炭黑,炭黑是蜡烛不完全燃烧生成的.故选项错误;
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如果蜡烛中不含有碳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蜡烛燃烧是与氧气反应,故燃烧后也不可能生成碳单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2011年山东潍坊,25题)某研究型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用浓硫酸处理废锌片时发现产生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这种现象引起同学们的思考和研究。
【提出猜想】对产生的气体进行猜想:
猜想1:可能是H2;
猜想2:可能是SO2;
猜想3:可能是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
【实验方案】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研究(夹持仪器已省略,假设装置中的反应都进行完全)。

【问题讨论】
(1)如果装置A中没有明显现象,装置C中的现象为                    则猜想             成立。
(2)如果装置A中的现象为                   ,装置C中没有明显的现象则猜想                  成立。
(3)猜想3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4)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思维拓展】
实验室中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小组内一同学又设计了判断SO2与NaOH溶液能否反应的装置(如图),实验时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结论,其同学认为这一结论不严谨,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需做的对比实验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8分)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用量也相同)。

(1)通过观察,甲同学很快判断锌的活动性比铁强。据你分析,甲同学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过一会儿,他又发现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这说明                
(2)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想再补充一个实验,请你和乙同学一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达到探究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通过以上探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7分)碳酸氢钠常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1.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
2.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碳酸氢钠受热时会分解,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到铜片上加热,如图所示。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                      
(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2CO3
①他们的依据是                                                     
②兴趣小组为了确定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成分进行以下实验,请填写下表:
实验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一: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溶于水,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溶液变成红色
固体产物是NaOH,而不是Na2CO3
实验二: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溶于水,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
 
               
固体产物是Na2CO3,而不是NaOH
实验三:                   
                         
                         
产生大量气泡
固体产物是Na2CO3,而不是NaOH
 
【讨论与评价】实验一的结论与实验二、实验三的结论相反,在讨论时,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方案一的结论不正确,他们的理由是                                          
                                                                            
【总结】请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1分)葡萄糖是生命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提出问题】 葡萄糖的燃烧产物是CO2和H2O,由此能否证明葡萄糖是只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实验设计】 为了确定葡萄糖的元素组成,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中浓硫酸、无水CaCl2均为常用干燥剂,部分固定装置省略)。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3)装置C处氧化铜的作用是                               
【方案评价】
(1)用充有空气的储气球代替装置A,是否更有利于实验的进行?      (填“是”或“否”),原因是                              
(2)装置C处葡萄糖燃烧的设计特点是                               (至少1条)。
【数据处理】下表是同学们填写的实验报告,请你帮助完成。
实验事实
数据分析及结论
1.8g葡萄糖完全燃烧,得到2.64g CO2和1.08g H2O
数据分析:                                  
                                            
                                           
结论:葡萄糖含有C、H、O三种元素
【讨论交流】为了尽量减少误差:
(1)该实验在进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                                   (1条)
(2)从定量实验的角度看,该实验是否可进一步改进?请简要写出一个改进意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9分)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铜与氧气反应(2Cu+O2=2CuO)这一性质后,想做一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并在最后将铜丝进行回收。
(1)课外活动小组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做了如下实验: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有50 mL空气,如图。然后给装有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变黑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

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空气的体积减少了约      mL,这是因为                     
②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             
③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
可能原因是                       
(2)课外活动小组发现红热的铜丝变黑后,为了回收再利用铜丝,在研究如何除去黑色
物质的讨论中,制定了下列方案。

请根据以上方案回答:
① 乙方案的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两种方案相比较,甲方案的不足之处是                            
②若采用甲、乙两种方案处理此变成黑色的铜丝,并且充分反应,则回收的铜丝a的质
              (填“<”、“>”、“=”)铜丝b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8分)在一次学生实验中,学生用带有氧化膜的铝片和稀硫酸反应,发现铝片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发现铝片和稀盐酸反应现象明显,而和稀硫酸几乎不反应。这和“铝能跟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不一致,是什么原因呢?是试剂、药品出了问题吗?为了寻找原因,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重新用浓盐酸配制了一定浓度的溶液,然后加入一块纯度≥99.5%的铝片验证是否确实存在上述现象,实验结果如下表

无论是用5%H2SO4还是用10%H2SO4,均无明显现象。其结论还是与“铝能跟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不相符合。
问题1:为了探索“铝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差异原因”,你能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哪些假设或猜想:
假设一:Cl-                                                       
假设二:SO4­2-                                                   
问题二:为了论证上述假设,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探究过程)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6分)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硫酸铜溶液滴加到了盛有5%H202的溶液的试管中,立即有大量的气泡产生。硫酸铜溶液中含有三种粒子(H2O、SO42-、Cu2+),小明想知道硫酸铜溶液中的哪种粒子能使双氧水分解的速率加快。请你和小明一起通过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并填写空白。

(1)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哪一种粒子,理由是                                   
(2)检验实验①产生的气体的方法是                                          
(3)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加快双氧水分解的速率,还需要进行实验②和③;在实验②中加入稀硫酸后,无明显变化,证明                   不起催化作用;在实验③中加入      后,会观察到大量的气泡,证明起催化作用的是                     
(4)小明如果要确定硫酸铜是催化剂,还须通过实验确认它在化学反应前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请回忆观察过的“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并根据下列教材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2)反应一段时间后,为了进一步探究试管中剩余固体的组成,待试管冷却到室温后,为了进一步探究试管中剩余固体的组成,待试管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搅拌后过滤:
①若滤纸上留有黑色、红色固体,而滤液为无色,则滤液中的溶质是        ,说明试管中的剩余固体为      ;②若滤纸上留有黑色、红色固体,而滤液呈蓝色,此时滤液中的溶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