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由上图仪器组装成制气装置:用KMnO4加热分解制O2应选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CO2,应选____ (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若用 F 装置在通风橱内进行 CO 还原 CuO 的实验,b 处的现象为_____;F 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实验时操作顺序为____ (填序号)。
A 先通一氧化碳后加热 B 先加热后通一氧化碳
(3)下列装置可用来进行“排空气法”收集CO2的是_____(填序号),若用此装置干燥CO2瓶内应装____。
【答案】铁架台 DB CE CaCO3+ 2HCl=CaCl2+H2O +CO2↑ 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 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A ③ 浓硫酸
【解析】
(1)仪器①是铁架台。用 KMnO4 加热分解制 O2 ,根据反应原理可知,该反应是固体加热型的,故选B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 CO2,根据反应原理可知,该反应是固体和液体不需加热型的,故选C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2HCl=CaCl2+H2O +CO2↑。
(2)若用 F 装置在通风橱内进行 CO 还原 CuO 的实验,b 处发生的反应是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b 处的现象是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因为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故F 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没有尾气处理装置,实验时操作顺序是先通一氧化碳,把装置内的空气排出,再加热,防止加热混有空气的一氧化碳发生爆炸,故选A。
(3)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可用来进行“排空气法”收集 CO2 的是③,若用此装置干燥 CO2瓶内应装浓硫酸,因为浓硫酸具有较强的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如图回答。
(1)仪器甲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实验室选B装置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某同学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B或F装置制二氧化碳,选用F相对于B装置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用D、E装置收集一定量的氢气,装置接口连接的顺序为_____(填接口字母),量筒的作用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与溶液中金属离子种类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间(不含两点)的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2+、Ag+、Cu2+
B.c~d间(不含两点)的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Cu2+
C.当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m3时,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
D.当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分别为m1、m2时,溶液中Cu(NO3)2的质量分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同学们开展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活动。
(1)某同学设计不同实验方案,验证铁和铜两种金属活动性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分别取等量的铁片和铜片于两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稀硫酸 | ________ | 铁比铜活动性强 |
②________ | ________ |
(2)某小组做镁与稀硫酸反应实验时,发现该反应很剧烈,还观察到试管内产生“白雾”,即对“白雾”进行如下探究:反应过程中,“白雾” 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用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口,可听到爆鸣声,但试管没有爆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实验过程中,大家只听见氢气燃烧的爆鸣声而没有看见火焰,小组讨论如何实现氢气持续地燃烧并看见淡蓝色火焰呢?
[查阅资料]水蒸的存在,对氢气燃烧火焰的传播有很明显的阻滞作用,即水蒸气浓度越高,火焰传播的速度越慢。
[设计实验]经老师指导,同学们将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所示。
[实验操作]取0.3 g镁条放入装有5.0 g稀硫酸的试管中,将试管放入盛有冷水的锥形瓶中,反应开始后,用燃着的木条点燃试管口的氢气,观察到氢气持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解释与反思]①锥形瓶中冷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②在实验冷却恢复室温的过程中,同学们还发现镁条消失一段时间后试管内部产生了白色晶体。对此“意外”的现象,你的解释是________。请计算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室温下硫酸镁的溶解度为33.5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甲、乙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甲、乙为单质,A、B、C、D为化合物,且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C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试推断:
(1)C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表达式:A→甲+B:____(写文字或符号表达式均可);
(3)若甲→D转化的反应中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则D的化学式为____;
(4)若常温下,甲→D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其中〇表示氧原子、●表示氮原子),则该反应的表达式为____(写文字或符号表达式均可)。
(5)对于实现转化甲→C的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该反应一定放出热量
B 该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C 该反应一定属于分解反应
D 该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
E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实现该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相对应的是( )
选项 | ① | ② | ③ | ④ |
方案 | ||||
现象 | 装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小木条熄灭,装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的小木条无明显变化 | A烧杯中的酚酞试液变红,B烧杯中的浓氨水无明显变化 | 玻璃片上有小水珠出现 | 蜡烛产生的白烟被火柴点燃,使蜡烛重新燃烧 |
结论 | 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多 | 氨分子在不断运动,而酚酞分子不运动 | 液态水和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 | 白烟的成分不是二氧化碳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二甲醚可以代替氟利昂作制冷剂,对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工业制备二甲醚(CH3OCH3)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X的化学式为CO2
C.二甲醚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6%
D.二甲醚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6: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进行相关探究。
(实验回顾)(1)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下图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发生装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实验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
(查阅资料)
(1)过量CO2通入NaOH溶液,发生两步反应。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第二步:Na2CO3+H2O+CO2=2NaHCO3
(2)Na2CO3和NaHCO3部分溶解度表
温度/℃ | 0 | 15 | 20 | 30 | 40 | 50 | 60 |
NaHCO3/g | 6.9 | 8.72 | 9.6 | 11.1 | 12.7 | 14.45 | 16.4 |
Na2CO3/g | 7.1 | 13.25 | 21.8 | 39.7 | 48.8 | 47.3 | 46.4 |
(实验设计)在室温为15℃时,将10gNaOH固体完全溶解于80g水中,而后匀速通入CO2,同时用传感器测定溶液的pH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多次重复实验,所得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1)通过图像分析,NaHCO3溶液显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2)为了确定M点溶液的成分,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初步实验结论 |
①取样,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含有Na2CO3、NaOH |
②在①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中滴加____ | _____ |
(3)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18min后溶液的pH基本不再变化,则此时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某同学向等体积、含等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测得消耗盐酸与生成CO2的质量之间关系如图2、图3所示。(忽略CO2在水中的溶解)
(1)图2中A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写化学式 ),图3中从B点开始的变化关系与图2完全重合,图3中B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
(2)写出O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补全实验方案。请从A ~ C中任选二个作答,若均作答,按前二个计分。
序号 | 目的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验证温度对KNO3溶解度的影响 | 均加入_____KNO3固体 已知:20 ℃和40 ℃时,KNO3溶解度分别为31.6 g和63.9 g 装有红墨水 的毛细管 | 20℃时固体部分溶解,40℃时固体全部溶解 |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B | 研究NH4NO3和NaOH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 __________ | NH4NO3溶解时温度降低;NaOH 溶解时温度升高 | |
C | 比较Fe、Cu和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 Fe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Ag丝表面无明显现象 | 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