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人体如果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在过去几百年间曾在远洋海员、探险家及军队中广为流行。如图所示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请你回答:
(1)维生素C中含有___种元素,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最简比是____,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2)健康生活从现在开始。每天应有足够的蔬菜摄入量;若正常成人每天对维生素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
①当维生素C完全来自图中的维生素C药片,则每天至少服用___次;
②每天应保证有足够的蔬菜摄入量。当维生素C完全来自某种新鲜蔬菜(每1000g这种蔬菜含120mg),则每天至少应食用这种蔬菜___g。
(3)取2片维生素C溶于水,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维生素C的溶液显酸性。加热该溶液至沸腾时红色消失,表明维生素C 受热时易被破坏,则在烹调新鲜蔬菜时要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应采取的措施之一是_____。
(4)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维生素,易被氧化,该说明书上注明“若变黄请勿食用”,则保存维生素C药剂的正确方法是_____。
【答案】C、H、O三种 3:4:3 40.91% 3 500 凉拌生食、加少量食醋或不要高温爆炒、不要煮过长时间 放在干燥、通风、阴凉处密封保存
【解析】
(1) (1)由说明书可知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则维生素C中含有C、H、O三种元素,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6:8:6,最简比是3:4:3,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已知正常成人每天对维生素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
①当维生素C完全来自图中的维生素C药片,维生素C药片每片的质量为100mg,每片含维生素C的质量为,则每天服用维生素C药片,则每天至少服用;
②每天应保证有足够的蔬菜摄入量。当维生素C完全来自某种新鲜蔬菜(每1000g这种蔬菜含120mg),设每天至少应食用这种蔬菜的质量为x,则有,解得x=500g,即每天至少应食用这种蔬菜的质量为500g。
(3)取2片维生素C溶于水,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维生素C的溶液显酸性。加热该溶液至沸腾时红色消失,表明维生素C 受热时易被破坏,则在烹调新鲜蔬菜时要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应采取的措施之一是凉拌生食、加少量食醋或不要高温爆炒、不要煮过长时间。
(4)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维生素,易被氧化,该说明书上注明“若变黄请勿食用”,则保存维生素C药剂要防止其氧化,吸水,因此保存的正确方法是放在干燥、通风、阴凉处密封保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兴趣小组在课外实验中意外发现:将镁条放入Na2CO3溶液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有白色沉淀生成。小组同学对此进行了系列探究活动。
探究1: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经查阅资料和讨论,根据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且反应物中含有_____三种元素,作出如下猜想:
①氢气;②二氧化碳;③氢气和二氧化碳。
(实验1)取适量镁条、100 mL Na2CO3溶液于反应装置A中,按如图1所示方案进行实验,B中石灰水不变浑浊;C处气体燃烧,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猜想①正确。
(1)反应装置A应选用图2中的_____(填写序号)。
(2)小组同学讨论认为,上述实验中“烧杯内壁有水珠”作为“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的证据不可靠。为使这一证据可靠,且仍能一次性地验证三个猜想,只需在图1所示方案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完善。你的改进方案是_____。
探究Ⅱ:快速产生气体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科)镁与水缓慢反应生成氢气:Na2CO3溶液显碱性,其溶液中除Na+、CO32﹣外,还有OH+。
(作出猜想)可能是Na2CO3溶液中的某一种离子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
(实验2)按图3所示方案进行实验。G、I中缓慢产生气泡,H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说明是CO32﹣而不是Na+、OH﹣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
(1)G中实验的作用是_____。
(2)试剂X是_____。
探究Ⅲ: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中是否含有MgCO3?
(实验3)取实验1反应生成的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试剂Y,根据实验现象说明白色沉淀中含有MgCO3.试剂Y及实验现象为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反思交流:有些伟大的发现就是从异常现象中得到启发,通过深入研究而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分析分子快速运动方面取得突破,新数学算法提高了分子运动分析精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以氮分子为实验研究对象(微观模拟图见图一)。加热时,氮分子之间的间隔会____(填“增大”或“减小”)。随着温度升高氮分子的运动速率将____(填“加快”或“减慢”)。降温时,氮分子的化学性质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2)氮气和液氮都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氮分子是由____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______可再分,而_____不可再分,因此原子的种类在化学变化中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4)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下列有关分子、原子说法正确的是的是_____(填序号)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B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
C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质量大
D分子、原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5)分子模型可以直观的表示分子的微观结构。图二表示氮气的分子模型,则氮气的化学符号为______。
(6)新数学算法从时间不确定程度为300飞秒的数据中,提取出时间精度为1飞秒(10-15s)的信息,将分析精度提高了300倍。该科技新动态的科学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上观察:如图甲所示,试管 a 和 b 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b 中产生的气体能_____,该气体是_____(填名称)。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组成的。
(2)从微观上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反应中,水分子变成_____,然后又相互结合成_____。
(3)通过该微观示意图,可获取有关化学反应的信息有_____;_____(写两条)。
(4)电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硫酸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茜茜同学归纳出硫酸的五条化学性质如下图所示(连线表示相互反应)。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加到硫酸溶液中,溶液变_____色。
(2)B 不可能是_____(填序号)。
A Cu B Fe C Mg
(3)C 所表示的物质类别是_____。
(4)若 D 为碳酸钠,E 为澄清的石灰水,则 D 与 E、硫酸与 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
(5)向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下列物质,溶液 pH 几乎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填序号)。
A H2O B CuO 粉末 C NaOH 固体 D BaCl2 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牙膏中添加的三氯生被怀疑高剂量使用会致癌,三氯生是一种是广谱抗菌剂,广泛用于牙膏等日化用品,其化学式为C12H7Cl3O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氯生属于氧化物
B.三氯生由12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3个氯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C.三氯生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9.5g
D.三氯生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铬(Cr)具有良好的金属光泽和抗腐蚀性,常用来镀在其他金属的表面。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r、Al、Cu的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过程如下:
(提出假设)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三种可能的假设分别是:
①Cr>Al>Cu;②Al>Cr>Cu;③Cr>Cu>Al。
(设计实验)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记录如下:
金属 | Cr | Al | Cu |
与盐酸反应现象 | 气泡产生缓慢,金属逐渐溶解 | 气泡产生激烈,金属迅速溶解 | 无气泡产生,金属无变化 |
(控制实验条件)三种金属加入盐酸前都先用纱纸将其表面擦光亮,其目的是_______。
(得出结论)原假设中正确的是_______(选填假设中①、②或③)。写出铬(铬的化合价为+2)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结论应用)根据探究结果,请你预测铬与硫酸铜溶液_______(填“能”或“不能”)反应,理由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淄博警方捣毁毒腐竹加工厂,经检测有毒腐竹添加“吊白块”等化学致癌物。“吊白块”是一种工业添加剂,对人体造成危害,不能用于食品漂白。“吊白块”学名是甲醛次硫酸氢钠,其化学式为HOCH2SO3Na。则回答:
(1)“吊白块”由___种元素组成,每个“吊白块”分子含有___个原子,其中碳、氢、氧等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
(2)吊白块在120℃以下会分解成甲醛(CH2O)、二氧化硫和等有害气体。加热时发生的反应基本类型为_____。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对人体有中等毒性,甲醛属于_____(填“有机”或“无机”)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净化、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根据题目要求,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小黄同学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他按照要求设计了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查了装置的气密性。
①他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生成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理化小组在常温下利用图 1 装置进行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他们依次将两种溶液快速全部推入三孔烧瓶内,测得一段时间里瓶内气体压强变化如图 2 所示。(已知:同温同体积时,气体分子数目越多, 气体压强越大。)
①图 1、图 2 分析可知,先推入瓶内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溶液。
②图 2 中 cd 线段对应的瓶内气压变大,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
(3)该理化小组还利用含有少量 CO2 的 CO 气体测定了某氧化铁样品中的氧化铁含量,(已知:杂质中不含铁元素),他们设计了图 3 所示的探究实验方案:
①图 3 装置进行实验时,安全、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应为__________。(填序号)
a 通入气体 b 停止通气 c 点燃酒精喷灯 d 撤掉酒精喷灯
②装置 C 中的硬质玻璃管内,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③小燕同学对图 3 装置提出了质疑,她认为存在不足之处,并将其中的装置 D 改成了图 4 中的装置 E。请你评价图 4 装置的优点(至少答一条):_____。
④若实验中所取样品为 1.00g,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了正确实验操作,充分反应后,经测定,装置 E 增重了 0.66g,由此计算该样品中氧化铁的纯度为_____(结果精确到 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