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酸、碱、盐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 ,实验时最好戴防护眼镜,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小丽同学总结了碱的化学性质如图,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小丽同学发现,以前取用氢氧化钠溶液时试剂瓶忘记盖瓶塞,依据反应③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如果该溶液变质,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要检验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选择下列试剂不能达到目的是
A.稀HCl B.酚酞试液 C.CaCl2 D.Ca(OH)2
(3)为了验证反应④,小丽将无色酚酞试液分别滴入NaOH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中,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原因是它们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 。
(4)依据反应②,KOH能与下列物质反应的是
A.H2SO4 B.BaCl2 C.CuSO4 D.Na2CO3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硫酸铵[(NH4)2SO4]、磷酸二氢钙[Ca(H2PO4)2]、亚硝酸钠(NaNO2)、硝酸钾(KNO3)等属于盐,其中又属于复合肥的是 。
【答案】(1)2NaOH+CO2═Na2CO3+H2O(2)B(3)OH﹣(4)C;CuSO4+2KOH=K2SO4+Cu(OH)2↓(5)硝酸钾(KNO3)
【解析】
试题分析:氢氧化钠很容易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从而变质,发生的反应为2NaOH+CO2═Na2CO3+H2O;要检验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可以选择稀HCl,CaCl2h和Ca(OH)2因为变质生成的碳酸钠会和三种物质发生反应,分别产生气体和沉淀,而酚酞试液遇到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会变为红色,所以不行;为了验证反应④,小丽将无色酚酞试液分别滴入NaOH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中,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原因是它们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OH﹣;依据反应②,是碱与盐的反应,其中盐是BCD,但是氯化钡及其碳酸钠都不会和氢氧化钾反应,因为不能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属于复合肥的条件是物质中同时含有氮磷钾中的两种元素或者三种元素,故选硝酸钾(KNO3)。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BaSO4、NaOH、HCl B.AgNO3、HCl、KNO3
C.CuSO4、KCl、H2SO4 D.Na2CO3、NaCl、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实验室,某同学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直至过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横轴)与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纵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
(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
(3)图中B→C线段对应溶质质量减小的本质原因是 .
(4)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物质在PH值=1的溶液中能够共存的是
A.KCl、Ba(NO3)2、NaCl B.NaNO3、Na2SO4、NH3H2O
C.KOH、CuSO4、H2SO4 D.AgNO3、KCl、K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
①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②铝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③工业上用电解熔融的方法冶炼铝,化学方程式为:2Al2O34Al+3O2↑,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2)要除去下列混合物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写出除去杂质的化学方程式:
①Ag(Cu) ;
②CO2(C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铜仁市地处武陵山区,石灰石资源丰富,某课外小组同学取该样品12.0g于烧杯中,向盛有样品的烧杯中加入足量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溶液充分反应,所用稀盐酸质量(用X表示)和烧杯中剩余固体质量(用Y表示)如图所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2)充分反应后共生成多少二氧化碳?
(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括号中为方法或试剂),你认为可行的是( )
A.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燃着的木条)
B.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排水法收集)
C.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点燃)
D.分离高锰酸钾中混有的锰酸钾(加水溶解,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