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室温下,将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溶于两支试管和一个烧杯的水中,现象如图1所示,甲、丙固体有剩余,乙固体全部溶解.升温至80℃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固体析出,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图2可表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图1 图2

(1)图2中能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_(选填“a”、“b”或“c”).

(2)若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___________法提纯丙.

(3)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4)在温度__________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丙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更大.

【答案】c 蒸发结晶 c>b>a 80℃

【解析】

(1)如图1所示,甲、丙固体有剩余,乙固体全部溶解.升温至80℃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固体析出,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说明乙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图2中能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c,故填c。

(2)如图1所示,丙固体有剩余。升温至80℃时,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说明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因此若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蒸发结晶法提纯丙,故填蒸发结晶。

(3)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所以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b>a,故填c>b>a。

(4)由题意知,升温至80℃时,甲固体全部溶解,丙固体的溶解量变化不大,所以在8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丙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更大,故填8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其中,右侧为可以自由移动的活塞(忽略摩擦力)。实验过程中,首先,向玻璃管中充入空气,使右侧活塞移至刻度 5 处,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在密闭的玻璃管内铺上足量红磷(右侧活塞位置依然在刻度5处),点燃酒精灯,观察到红磷燃烧后熄灭酒精灯,活塞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最后静止。

红磷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将活塞拉至刻度6处,放手后,若观察到______,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反之,则说明装置气密性不好;

(2)红磷燃烧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证明“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 1/5”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活塞先向右移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A.玻璃管中的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B.该实验可以说明氮气难溶于水

C.若红磷量不足,会使得测得的结果大于 1/5

D.若装置气密性不好,会使得测得的结果小于 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10%的食盐溶液含义的解释,错误的是( )

A.100g水中溶解了10g食盐

B.100g食盐溶液中溶解了10g食盐

C.将10g食盐溶解于90g水中所得溶液

D.将食盐与水按1:9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空相同),收集装置可以选择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为_______

(2)注射器K可用于检查装置C的气密性,步骤如下:

①向锥形瓶中加入水至___________处。

②将注射器K连接到装置C的导管口处。

③缓慢拉动注射器K的活塞,观察到_______,表示装置C的气密性良好。

(3)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做了如下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并使用传感器测定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数据见表。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氧气浓度%

79.6

79.7

79.9

90.0

89.8

89.3

氧气平均浓度%

79.7

89.7

①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__________为氧气集满标准;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_________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②以上两种方法中,______________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

③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_________

A.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

C.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D.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图,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名称是________

(2)装入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__________

(3)写出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用装置D收集氧气,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

(5)将B、E连接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后发现有水进入试管内,为避免试管炸裂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l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对已发现的元素进行研究,制作了元素周期表,并在他的元素周期表中留下了许多空位代表尚未发现的新元素,其中就预言了“类铝”这种新元素。

材料二:l875年,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朗公布了他发现的新元素镓(元素符号为Ga)的性质:镓是银白色金属,密度4.7g·cm-3,能与沸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镓。不久,他收到门捷列夫的来信称:镓就是我预言的“类铝”,其密度应在5.9-6.0 g·cm-3之间。

材料三:l876年,布瓦博德朗将金属镓提纯后测得镓的密度为5.94g·cm-3,从而验证了元素周期表的正确性。随后科学家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空位,按图索骥,发现了许多新元素。目前金属镓广泛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常见化合价为+3。

(1)镓元素的质子数为_____,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

(2)请根据上述材料,写出氢氧化镓的化学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是初中化学的基础实验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欲配制一瓶5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要氯化钠固体____g。

下列实验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一组是________(填序号)。

项目

实验操作

目的分析

A

称量时,将取出的过量氯化钠放回原瓶

节约药品

B

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

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C

称取氯化钠时,在天平两边托盘上应当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

整洁美观

D

量取所需水时,视线与量筒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准确无误

(2)实验室若用15%的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此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和______

(3)实验室若用恒温蒸发的方法将15%的氯化钠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与丙烧杯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同的是______烧杯中的溶液。(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都点过生日蜡烛,蜡烛点燃后,发出明亮的火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的系列实验。

(1)①如图A所示,点燃一支蜡烛,看到的主要现象有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发出黄色火焰     b.熔化的蜡烛顺着蜡烛流下   c.发光、放热

d.产生淡淡的黑烟    e.火焰分层

②将一根木条迅速插入蜡烛火焰中,片刻后取出,观察到木条表面出现了如图B所示的圆弧状黑斑,说明蜡烛火焰的________温度最高。

(2)①如图C所示,取一个冷的白瓷片放置在火焰上方片刻后取出,观察,有黑色小颗粒产生,冷却后触摸有滑腻感,此颗粒是炭黑。

②如图D所示,将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壁有________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中含有__________

(3)如图E所示,在火焰正上方罩一个漏斗,用一根燃着的火柴接近漏斗截口处,观察到火柴_________,将产生的气体导出并通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_________

(4)根据以上实验及现象判断,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材料一近期甲型H1N1流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为了预防该病毒,我们可以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

(查阅资料)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的高效消毒剂

材料二:达菲”是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药物,莽草酸是生产“达菲”的关键原料,它是从中药八角中提取的物质,其化学式为C7H10O5

请结合以上材料完成以下四小题:

(1)次氯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Mr=_________

(2)一个莽草酸分子C7H10O5中含有________个原子;莽草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m(C):m(H):m(O)=___________

(3)次氯酸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结果精确到0.01%)

(4)149kg次氯酸钠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与________kg莽草酸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相当。

(5)上图这瓶84消毒液中,有效氯的质量最少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