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右图是关于铁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其中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C为红色固体金属单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B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还需要的一种反应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
【答案】Fe3O4 进行金属冶炼 CO或H2或C(合理即可) Fe+CuSO4=FeSO4+Cu 置换反应
【解析】
铁在氧气中燃烧后会生成四氧化三铁,故A是四氧化三铁;由于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B是氢气;C为红色固体金属单质,C为铜单质。
(1)铁在氧气中燃烧时会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式为Fe3O4。
(2)B是氢气,由于氢气具有还原性,因此它能进行金属冶炼。
(3)由于是四氧化三铁变成铁的过程,因此需要加入还原剂,初中化学中常见的还原剂有一氧化碳、氢气、碳等,化学式为CO、H2、C等。
(4)此过程是铁变成铜的过程,发生的是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该反应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据初中所学的知识并结合下列仪器回答问题:
(1)写出f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 K_______________
(2)若用a、h、e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选取d、e、i、j、k五种仪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中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的药品(填名称)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应用_____________ 法,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甲、乙(装置如下图)探究二氧化氮气体能否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资料)Ⅰ.硝酸铜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铜、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有毒)和氧气。
Ⅱ.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
Ⅲ. 二氧化氮能与NaOH溶液反应
①甲实验中硝酸铜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过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得出“NO2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结论。请你根据甲、乙对比实验的现象,从气体的组成角度分析,该结论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旦”假期,小兵对“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受哪些因素影响呢?
(猜想与假设)a.可能与硫酸的质量分数有关; b.可能与锌的形状有关。
(设计并实验)小兵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和不同形状的锌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 硫酸的质量分数 (均取20 mL) | 锌的形状 (均取1 g) | 氢气的体积(mL) (均收集3分钟) |
① | 20% | 锌粒 | 31.7 |
② | 20% | 锌片 | 50.9 |
③ | 30% | 锌粒 | 61.7 |
④ | 30% | 锌片 | 79.9 |
(1)写出稀硫酸与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小兵用如图装置收集并测量氢气的体积,量筒的作用是_____,氢气应从_____(填e或f或g)管通入。
(收集证据)(3)比较不同浓度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选择的编号是_______。
(得出结论)(4)结论是_______。
(评价与反思)(5)下表是小兵第①组实验的详细数据。
时段(均为1分钟) | 第1分钟 | 第2分钟 | 第3分钟 | 第4分钟 | 第5分钟 | 第6分钟 |
H2的体积 | 3.1 mL | 16.7 mL | 11.9 mL | 9.6 mL | 7.6 mL | 6.0 mL |
请描述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变化并解释原因______。
(6)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可能还受哪些因素影响?设计实验验证。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硝酸铵的化学式(NH4NO3)计算.
(1)1个硝酸铵分子中含有_________个原子。
(2)硝酸铵由______种元素组成,各元素质量比为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下同)。
(3)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计算结果保留0.1%)。
(4)多少千克硝酸铵中含氮35千克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三”的小结 | B.环境保护 |
①燃烧必须同时具备: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②构成原子的粒子:质子、中子、电子 ③三大化石燃料:氢气、石油、煤 | ①滥用施用化肥和农药 ②重复使用热固性塑料制品 ③工业“三废”处理达标后排放 |
C.数字含义 | D.物质俗名 |
①Fe2+:一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②SO2: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原子 ③:化合物中钙元素显+2价 | ①固体二氧化碳俗名干冰 ②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③金属汞俗名水银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由于地震和海啸,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辐射泄漏,日本政府向福岛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碘片(主要成分是碘化钾KI),以降低放射性碘-131对人体的伤害.
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未知碘片中碘化钾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图实验:
(查阅资料知:碘化钾易溶于水,而碘化银是不溶于水的黄色沉淀)
(1)上述步骤③中“物质M”的化学式为 ,其与碘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步骤③中“X操作”是 ;该操作与步骤①中的操作都要用到除烧杯外的另一种玻璃仪器,它是 ,它在步骤②中的作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青蒿素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 青蒿素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 青蒿素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
D. 每个青蒿素分子中共有42个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课堂上要学习碱的化学性质,老师让两位同学和他共同做实验,要求两位同学分别向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吹气,如图①②所示,老师告诉同学们,呼出的气体中只有二氧化碳有可能与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同学们在吹气后观察到①中_______,②中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观察实验现象后老师问,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检验CO2气体应该使用_______,针对②的情况,师生共同开始探究之旅。
(提出问题) 如何通过实验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查阅资料)
①CaCl2+Na2CO3=CaCO3↓+2NaCl; Ca(OH)2+Na2CO3=CaCO3↓+2NaOH.
②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无明显现象;在水溶液中CaCl2不与CO2、H2CO3等物质反应.
(实验探究)
(实验一)证明反应物之一CO2消失了
(1)同学们设计了如如图所示的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充满CO2的广口瓶中滴入NaOH溶液.一会儿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
并据此现象判断NaOH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
老师提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你认为上述实验应做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
(实验二)证明有新物质Na2CO3生成同学们经过思考、讨论,分别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一:打开瓶塞,向实验一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饱和的石灰水,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有新物质Na2CO3生成。
方案二:打开瓶塞,向实验一所得的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有新物质Na2CO3生成。
(2)你认为上述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_______(填“方案一”或“方案二”),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的现象可知,a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____,b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_。
(2)检验试管a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检验试管b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3)实验前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
(4)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该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