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化学反应都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来铁丝的质量 |
B.2g氢气和8g氧气点燃,充分反应后,必然生成10g的水 |
C.充分加热高锰酸钾后,残余固体的质量等于原来高锰酸钾的质量 |
D.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问答题
(5分)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就是以海水晒盐得到的氯化钠为原料,制得纯碱碳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碳酸钠的溶解度。
(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2)我国某些盐湖出产天然碱(主要成分是纯碱,并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在实验室里,从天然碱中分离出较纯净的纯碱晶体应采用 的方法。
(3)在实验室中,若要测定盐湖水的酸碱性强弱,可以使用 测定。
(4)氯化钠通常采取海水晒盐的方法获得,其原因是 。
(5)在侯氏制碱法中碳酸钠是由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得到的,试写出你所了解的碳酸氢钠在生活中的一项用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实验小组研究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三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利用图中所给药品和他们一起进行研究。
(1)实验后某试管中为黄色溶液,该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溶液变为无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 。
(3)实验后某试管底部有蓝色絮状沉淀,继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振荡后沉淀消失。
(4)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开始时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出现。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
(5)实验后某试管中只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只产生气泡。那么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
(6)实验结束时,他们将实验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观察后,他们猜想最终的废液可能呈酸性。为了验证猜想,利用上述实验中未涉及到的酸的化学性质,另选药品进行实验:取少量废液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 ,观察现象,证明最终的废液呈酸性。实验后为了避免废液造成不良后果 ,他们对废液进行了恰当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信息分析题
(4分)A、B、C、D、E、F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其中B是酸,C、E是盐,而且C可用作钾肥,F是蓝色。它们相互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2A + B ="=" C + 2D ② 2A + E ="=" F↓ + C ③ B + F ="=" E + 2D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C ;F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
反应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室内插花,满室飘香,说明分子不断地运动 |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
D.湿衣服放在火炉旁,干得更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从分子角度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电热水袋中的水加热后袋子膨胀-----袋内的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
B.向篮球中充气-----分子间有间隔 |
C.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
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是可以分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H2除了表示氢气外,还可以表示:①氢元素;②一个氢分子;③两个氢元素;④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⑤每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⑥两个氢原子。正确的一组是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②④⑤ | D.②④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从分子得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
B.干冰升华变为气体,所占体积变大——气体分子变大 |
C.晴天湿衣服比阴天干得快——晴天气温高,分子运动速率快 |
D.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都要对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
B可用同一种收集方法收集两种气体
C检验两种气体的方法相同
D集满气体的集气瓶放置方法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